八十八、知音一曲能倾盖(3 / 4)
陈子诚自身后的书厨中翻出一个册子来,然后递给了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拿起来一看,册子最上一面书着“淡水银行与货币制度”九个字。这九字中,银行这词他却不太懂,再翻开来一看,在第一页中便有银行之介绍。
“发行货币、吸引储蓄、促进投资、稳定市场?”
见了这十六个字,耶律楚材心中一动,这又有些他不懂之词了。他迅速向下看去,发觉不懂之词越来越多,但有些句子大致还能看懂。他方才所说的那些方略,尽数在这册子中都记有,而且比他说的更为详尽,所涉及内容,也远为广阔。
“这……这册子是贵主人所书?”这一看便是半个时辰,翻完之后,耶律楚材脸色灰败地对陈子诚道。
“正是,部分为我所补充,我家主人说了,凡事皆需实事求是,不可唯书,不可唯上。”陈子诚道。
“天人……天人啊!”耶律楚材喃喃自语,许久之后才叹息道“我只道自家发现了淡水缺漏之处,如今才知晓,你家主人原本早有稠缪……我原来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
“晋卿兄此言却差了。”陈子诚恳切地道“我家主人自是学贯古今,可晋卿兄上岛不过十余日,便能看到纰漏之处,足以见晋卿兄才华。我家主人有信在此,说是若晋卿兄发现这漏洞,便请助我行这银行与货币之制!”
耶律楚材再度吃惊,自己在岛上言行,竟然都被那位主人料中,那位主人莫非真有鬼神没测之机?
他却不知,赵与莒自后世穿越来,对他擅长之事自是明了,给予陈子诚、陈任的指示也各有不同,若是他提出的是这经济之道,那么便由陈子诚与他一起推行淡水银行与货币之制。若是他提出的是辞章典籍史料之说,那么便由陈任与他一起编定淡水百科全书。总之,他只要愿意为淡水效力,自然会有他用武之地。
惊叹一番之后,耶律楚材拿着那本册子,就着册子之上众多疑问,一一向陈子诚请教。陈子诚也不藏私,一番解释下来,听到学堂厨房的钟声,这才停止。
“伯涵贤弟所学远胜于我,那商品、等价物、市场规律之说更是振聋发聩,推行这银行货币之策,有伯涵贤弟便可,加上我却是画蛇添足了。”耶律楚材叹息道。
“我不过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跟着家主人七年,也不过学得些皮毛。”陈子诚摇头道“倒是晋卿兄太过谦了,若晋卿兄早些遇着家主人,所学何只胜过小弟十倍!”
二人经过这一番长谈,都觉得极为投契,故此已以兄弟论交。
相视一笑之后,陈子诚正色道“晋卿兄,此事操作之中尚有变数,我虽随主人学得这些,却并无治一城一地之经历,有晋卿兄相助,必然事半功倍!”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道“敢不从命?”
片刻之后,他又叹道“你我二人在此斯文之地谈此阿堵物,实在都是俗人,俗不可耐,俗不可耐!”
两人又大笑起来。
在淡水开始铸币,原本是赵与莒计划之举,大宋币制败坏交钞滥发,使得大宋经济陷入凋蔽之中,这原本是大宋对付北方蛮族的最强倚仗,最后却成了拖垮大宋的重要原因。
币制改革必然与银行联系在一起,而且在淡水这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之中,需要一个调控部门存在,来吸引、引导民间财富,使之为淡水所用。
在淡水发展之初,一切都实行集约化管理,故此,货币与流通的重要性不显。但随着淡水的拓展,特别是第一批授田者的出现,再加之土地开拓终究有限,人口增长近乎无穷,初时可以用分配土地方式提高移民的积极性和归属感,待后来时,便只有通过货币激励了。这便需要淡水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不为金国或大宋所败坏。这也一直是赵与莒极头痛的一个问题,他知道此事办得好那便对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