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教育和志愿者(2更求订阅)(2 / 3)
飞扬有空闲,赵启明把他叫进来,询问一下在京志愿者们的情况,商讨关于志愿者积分的事情。
    “积分这块,软件肯定是能做出来的,但每周或者每月完成任务次数的函数曲线和被调查者的反馈评价加成还需要仔细考虑考虑,因为之后我们的项目将不止是这种医疗调查,今天工作之余我有思考过,但我觉得更加细节的东西还是要请专业人士来做,最起码要一个数学好的人来建模才行。”狄飞扬表示自己专业不对口,这事他弄不来。
    今天开会的时候,赵启明有想过趁着元旦节,要不要给志愿者们一些福利。
    志愿者这块,最早的福利是牛板筋,之后的福利是芋头糖,究其原因是赵启明希望能给志愿者们一个小期待和小惊喜,包括元旦之后包场看《一出好戏》都是如此。
    但这种操作随机性太大,无论是吃的还是电影,必然不会让所有志愿者都满意。
    一个口味淡、不喜辣的人,期待了好多天,结果收到牛板筋,不开心是一定的,不敢说会不会影响其兼职行为,但少了分期待,或许工作效率会下降。
    于是乎,今天上午会议上,狄飞扬表示为什么不能以互联网的思维来考虑这件事情呢。
    如同网游一样,每一个志愿者来基金会这边领取任务,然后完成任务,然后给出积分,然后基金会会提供一系列实物,用以积分兑换。
    自己兑换的话,可以确保在有限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自认为性价比最高的,同时育德慈善可以通过增添兑换库,来稳固志愿者们的动力。
    然而如何让积分不变毛,或者说,如何保障志愿者们的收益。
    这个收益呢,还不能严格按照¥来衡量,因为做慈善不是做生意,赵启明不可能等价兑换志愿者们的劳动力,否则他完全可以招收小时工来完成任务。
    于此同时,不同的任务所耗费的精力、所承担的危险是不同的,如何划分不同任务的积分奖励,这对这套积分系统很重要。
    “这样啊……你那边有什么认识人吗?我记得你是帝都大学的高材生,还是分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就人脉方面,二世为人的赵启明自认为还是存在问题的,他大学期间别说分院学生会了,就算篮球部都没进去,悲哀到差点在大腿上写‘惨’字了。
    “您这是在调侃我~”笑着摆手,随后狄飞扬继续说:“我倒是认识些数学好的人,这块我去联系吧,不过可能要点时间。”
    “ok,最好尽快,数学建模弄完之后还要联系软件公司那边。”赵启明吩咐道。
    随后狄飞扬仔细核对用户需求,然后起身离开了。
    其实上午狄飞扬提出这个概念后,他第一反应是空气币,只可惜这种慈善行为是无法形成商业闭环。
    而能想到空气币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上一世是个秃头程序猿,曾经有段时间幻象自己是技术达人,然后在区域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