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里应外合(2 / 4)
子已算硬朗,自可应付朝政,再者,展文翼也该恢复不少,到时候由他与松太傅一道处置朝政,便已极为妥当。
蓝烨煜眼角一挑,落在思涵面上的目光也几不可察的深了一重,随即薄唇一启,漫不经心的问:“那微臣呢?长公主将朝政之事全数安排在了松太傅与展文翼头上,可是有意,让微臣仍是静养在府,不问朝事?”
思涵瞳孔微缩,径直迎上他的目光,“如摄政王这般能人,留在府中静养倒也有些大材小用。撄”
“长公主之意是?”他温润平缓的问。
思涵稍稍将目光从他面上挪开,清冷无波的道:“此番大楚之行,摄政王自得陪本宫一道去。摄政王不是有本事应付楚王吗,如此也好,想必大楚之行,诸事皆由摄政王应付的话,本宫,自也能稍稍安枕无忧。”
蓝烨煜顿时勾唇一笑,那深邃的瞳孔之中,则稍稍漫出了几缕微光。
“如此说来,长公主是要让微臣一道前去大楚,让微臣当长公主的帮手?只是长公主这又是何必,大楚之行,由微臣一人前去便已足矣,长公主又何必亲自前往。”他轻笑温润而道偿。
思涵目光稍稍幽远半许,也未耽搁,待得他嗓音落下后,便已低沉清冷而道:“有些话,本宫虽未挑明,但摄政王自该明白。此大楚相邀,非同一般,本宫若不亲自前去盯着,应付着,而是仅坐在东陵之中等消息,如此被动之态,绝非本宫所喜。”
这话一落,她兀自垂眸下来,不再言话。
修长的指尖,也再度端起了酒盏,一点一点的开始小酌。
酒水入腹,虽不若牛饮那般强烈,但仍旧是有些火热,待得几口之后,浑身之中,竟也莫名的生了几许灼热,似觉周遭迎面而来的风,竟也不如最初那般的凉爽。
周遭气氛,沉寂无波,压抑厚重。
蓝烨煜并未立即言话,仅是静静观她,半晌,待得思涵放下手中的酒盏后,蓝烨煜指尖微动,拎了酒壶便为思涵满上了酒,随即薄唇一启,终归是再度平缓而道:“长公主方才之言,微臣,自能明白。只不过,此番大楚之行,绝非太平,长公主冒然前去,许是于你不利。”
思涵轻嘲一声,并未立即回话。
此番大楚之行是否太平,她早已心如明镜。无论如行能否与楚王结盟成功,她颜思涵夹在中间,皆难办事。一旦盟约而成,东陵自然成了大楚的利刀,为大楚利用罢了,一旦盟约难成,两国闹翻,楚王脾性一来,强行将她扣押在楚国也是自然。
如此,无论去与不去,都危机四伏,是以,她还不如亲身前往,至少,也能努力的去亲自交涉,控制事态,但若全全将此事交给蓝烨煜,她仅需坐在东陵等消息的话,先不说蓝烨煜这人是否信得过,将论楚王那边,想来自也不会满意蓝烨煜单独前往才是。
思绪翻腾摇曳,思涵面色清冷,满目起伏。
眼见她半晌不言话,蓝烨煜瞳孔微缩,极为难得的叹了口气,平缓温润而道:“长公主信微臣一句,呆在东陵,等微臣消息可好?这么久了,长公主不曾信微臣一次,这次,便信微臣一回,如何?”
平缓的嗓音,依旧是温润入骨,然而若是细听,却不难听出语气中夹杂的几许劝慰与诚恳。
奈何这话入耳,却并未在思涵心底激起太大波澜。
毕竟,心底早已是打定主意要去大楚,要去亲眼见证事态才可安心,如此,她又岂会听从蓝烨煜之意。
与其呆在东陵等待消息,鞭长莫及,受事态所逼,还不如,自行前去,亲自去应付,便是当真应付不下来了,或是当真出了何事,她颜思涵亲自努力过了,便也会觉得无遗憾才是。
心思至此,思涵抬眸,静静的朝蓝烨煜望着,不言话。
大抵是猜到了她的态度,蓝烨煜微微垂眸下来,薄唇一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