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琉璃金身(2 / 2)
,以达到更加贴近自然。
佛门注重炼体,纳气速度平平,兼之炼体消耗,内力往往较为稀薄。而且肉身强大,气血浑厚,对于感悟大道同样有一定影响。
毕竟佛门讲慧根,对悟性十分看重。
佛门弟子一般都极重佛经,努力钻研经文,增涨佛性,提高精神境界,就是一种提高悟性的方法。
但对武僧来说,却很难两头兼顾,能真正做到禅武合一,两者都达到高深境界的,千年以来能有多少?
‘洗髓经’就是融入道家练气精髓,为此而创出的一门辅助功法。能洗髓伐脉,洗炼肉身,提高肉身纯净度,增强悟道能力。
此外就是能极大提高纳气速度,弥补佛门练气的不足。
洗髓还原篇就说得很清楚
易筋功已毕,便成金刚体。外感不能侵,饮食不为积……虽具金刚相,犹是血肉躯。须照洗髓经,食少多进气……
所以说,‘洗髓经’虽是辅助功法,但同样是半部根基武学。
而且没有洗髓经的洗炼身体和纳气速度,单凭易筋经,根本没足够内力支撑诸多武学融合。
是以,洗髓经失传后,最高就只有十三绝神僧。
就像‘龙象般若功’,正常修练第一层两年,第二层四年,第三层八年……练到死都没法大成。就是天资高绝的金轮法王,天生骨骼粗大,骨髓充足,气血生成极快,也不过练到第十层。
这就是没有足够内力支撑的蛋疼。
功法存在,必是有前人创出,上古时期天地灵气浓郁,这点问题根本不算问题。可当天地末法,灵气流失,佛门功法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
这也是达摩祖师创出‘洗髓经’的意义所在。
看完两门神功,方尘终于知道破系统为什么把神功放第二排了。
前面九门基础功法,都是打基础,开发肉身宝藏,若直接练易筋经,就没后面抱丹,见神了,无法把肉身开发到极致。
但九门功法练完,他体内就有了九种劲力,再不练易筋经融合就会产生不稳迹象。而且到了见神境,也没必要再继续打熬,尽早修练易筋经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