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 联合国和WTO(2 / 3)

洲的文艺气氛还挺浓厚的。

与此同时,距离希尔顿酒店不远处的盟总部内,一场辩论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辩论的主题是重建后联合国,要不要赋予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权。

在此之前,大会已经选出了四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大夏、盟、加利福尼亚和米国。

辩论双方一边是以大夏为首的常任理事国,另外一边是由182个中小国家组成的临时代表团。

“一票否决权,有违民主精神,是强权的象征,我们坚决反对。”

芭西总统嗓门大的惊人,自家人知道自家情况,一旦让米国拥有了否决权,以后的战争那就太吃亏了,所以他才会极力反对。

“如果没有一票否决权,我们米国宁愿退出联合国。”

“我们加利福利亚共和国也一样。”

“一票否决权有利有弊,必须要综合考虑。”盟主席舍瓦尔格茨兰说了一句废话。

梁院长赶紧出来打圆场,“大家都消消火,凡事好商量。不过这个一票否决权,我看还是很有必要的,不是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么,大家不放权,我们怎么履行责任?”

“不行不行,除非也给我们印度半岛一个‘常任’名额,我们一百多个国家,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有一席之地。”

泰米尔安巴尼总统据理力争,无法成为常任理事国,一直都是全体印度人心中的遗憾。

“我们非盟也必须要有一个名额。”

非盟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连货币都没统一,根本不被视为一个国家,同样的还有南美洲联盟,他们都是因为战争才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普俄不要求常任理事国的名额,也可以赞同一票否决权,但是,我们要求盟必须解除对我们的经济制裁。”

普俄总理谢尔盖斯米诺夫不疾不徐的发言道,末世之前西方国家就对普俄维持着高压态势,毕竟普俄的发展潜力和侵略性都太强了。

“这个我们以后再商量。”盟主席及时避开了话题,他们好不容易才把普俄这头北极熊关进了笼子里,怎么可能这么随便的就放出来。

……

吵来吵去,最后还得靠投票来解决,在四个常任理事国的强力压迫下,最终大会还是通过了此项决议,让四家拿到了一票否决权。

这也是无奈的事,小国们想借助联合国这个框架,多少约束一下“强权们”的扩张行动,让他们不至于这么的肆无忌惮、有恃无恐。

而“列强”也想给自己的扩张行为套上一层

合法的皮,减少一些阻力。而这个一票否决权就是关键,如果没有它,那还不如自己一个人玩呢。

接下来,大会经过讨论,决定把联合国的总部设在大夏的羊城。

之所以选择大夏,主要是因为盟和两个米国,在不远的将来都要搬家南下,而且他们还处在战争中,时局不稳,还是大夏最合适。

当前,联合国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一共有186个成员国,其中亚洲141个,非洲36个,南美洲5个,大洋洲2个。

其中北美洲也是2个,这也意味着米国正式分裂成为了两个国家。

重建后的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由原芭西外交部长雅库布多瓦利尔担任。

联合国重建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组建维和部队,当然了大头还得“四常”出,四家答应出8000人,再加上其它国家的2000人,一次性凑足了一万人。

第一次的维护地点选在了东盟。

为此,梁院长心中气的不行,这明显是盟和两个米国打算拖累大夏的扩张计划,用心太险恶了。

关键是梁院长还不能使用一票否决权,毕竟这是正大光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