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八章 蔓谷 VS 琼南岛(2 / 3)

…”

“依托海运,不必要花大代价重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时间,节约成本……”

“……预计两年即可完成初步建设,五年之内全面竣工。”

接下来是质询时间。

“我们需要知道,琼南岛能否承载京城2000万的人口?”

琼南省的一把手寥书记不慌不忙的解释道“末世之前,琼南岛一共拥有人口900多万。以当下的基础设施,大概可以容纳600至800万人,至于建成后的首都,应该可以再增加500万人。

眼下,琼南居住有180万人口,我们还可以接收1200万人,这是我们综合计算后得出的最佳人口数量。如果想要再增加,那么付出的成本将会呈直线上升。”

“京城剩下的人口,你们准备怎么办?”

“只能分流,羊城、南安、蔓谷都是不错的选择。”

“分流?这会破坏京城的整体性。”

“对此,我们也无能为力。琼南岛毕竟不是平原,人口承载力有限。而且,我认为把首都打造成为行政中心和科研中心就够了,其它的暂时可以放一放。”

有来自京城的议员对此表示赞同,“瘦一下身也好,现在的京城,就是因为人口多、工业多,雾霾十分严重,每年死于呼吸道疾病的人数高达十万人以上。”

“开什么玩笑呢,没有工业,京城就是一座死城。”有人反驳道。

“我没说完全抛弃工业,而是指控制规模。”

“那也不行,没有工业,拿什么保障京城的日常供应……”

“通过海运呗,琼南岛位置还是不错的,它的西面就是产粮大省北越省,有什么好怕的……”

李东听到这里,举起手站起来发言道“我有一个疑问,琼南岛靠近环太平洋地震带,万一再次遇到海啸,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提问倒是其次,李东此举只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他希望能够影响到一些人。毕竟他的生意遍布全国,又是商界代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李议员的问题有些片面。”寥书记看了眼李东,对于这位商界大佬,他当然不陌生。

“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地区的海水深度不足百米,本地不具备发生海啸的水体深度条件,除了之前的太平洋超级大海啸外,历史上琼南岛也没有明确的海啸记载。

另外鉴于湾湾岛、非律宾等岛屿的

阻隔,太平洋海啸也不能对琼南构成威胁。

而南海东缘的马尼拉海沟一带是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条件的,但其海啸传播到琼南岛最快要1个半小时,是有时间进行预警和防范的。”

“谢谢,我知道了。”见目的达到后,李东便不再追问。

至此,琼南岛的质询时间结束,看现场议员们的反应,超过一半的人都比较心动。琼南岛怎么说在三个后选城市中,人口规模是最少的,一片空白才好作画。

最后登台的是蔓谷市的代表,也是李东的老熟人,蔓谷市的第一书记周书记。

“尊敬的议长先生,各位议员,大家好!蔓谷市位于国湾,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又有整个夏南半岛作为经济腹地,区位优势优越。

而且它本身就属于新建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同时南临印东省和奥洲大陆,也不缺乏矿藏资源,十分具有发展潜力。”

“我们的建都方案,主要是在蔓谷北边再建一系列卫星城市,作为首都的行政中心。而原本的蔓谷市区将作为工业和商业区域,由此形成一条沿着昭披耶河的城市带。”

“……建设工期预计不会超过十年,可以完全接纳京城市的所有人口,而且蔓谷纬度更低,气候也最温暖,是最佳的生存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