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 2150年度财报(2 / 3)
的粮食产量,绿产农业2150年度累计实现了亿元全年营收,相比前一年,增长率达到336,这份数据超出了魔交所大部分分析师的预期。
不过,因为在基础设备和技术升级等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绿产农业去年的亏损也高达698亿元,同比亏损额扩大184。
绿产农业的亏损早已在预料范围之内,资本市场并没有对此产生太激烈的反应。
要知道,绿产农业去年发行12亿元企业债券之后,负债总金额依旧只有区区109亿元。相比这家公司超过亿元的巨额市值,企业负债率还不到10,远低于同行业其它公司。
因此,即便是发布当天,财报数据中出现的巨额亏损,仍旧没有影响到股价的上扬。
截止当天下午收盘时,全天股价涨幅也达到17,总市值亿元。在所有与农业相关的公司当中,仅次于市值亿元的夏粮集团,在大夏企业市值榜单中排名第116位。
同样因为套现和各种股权运作,长河集团对绿产农业的持股比例略微下降到625,李东持有的股票价值在1月16日当天,达到6648亿元。
1月17日,绿能新材料公司的财报正式出炉,这份财报也最为惹人注目。
2150年度,绿能新材料公司得益于金属锊价格的持续上涨,累计获得营收241亿元,同比营收增长率达到129,全年净亏损为1934亿元,同比扩大121。
1934亿元的亏损,主要是来自于科研方面。这些投入虽然不能直接转换成营收,但却间接推高了金属锊的价格,如此又反过来作用在股价上,提高了公司市值,实现了良性循环。
12万亿元的市值,相对于这家没什么具体经营业务的公司来说,绝对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实际上,这12万亿的市值相比金属锊的无限潜力依旧严重偏低,绿能新材料公司内外都清楚,如果尽可能追求利润,这家公司可以轻松获得千亿以上的净利润。
只是无论李东本人、绿能公司的管理层,还是拥有官方背景的大股东们,都不缺少长远眼光,因此明白此时需要侧重的是研发,而不是迫不及待地追求利润。
除此之外,绿能新材料公司也相继入股了一系列相关企业,因为持股比例普遍都在50以内,这些营收数据并未列入总体营收当中。
不过,这些相关公司暂时也未必有多少营收,之所以选择入股,主要是为了配合自身的科研项目,以及完善上下游的产业链。
不出意外的话,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对于绿能公司,李东还会继续进行融资。一是为了弥补科研经费上面的黑洞二是,随着绿能公司市值的飙升,他想进一步降低自身的持股比例,于人于己都能安心。
毕竟,马克思的《资本论》上写的清清楚楚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淌着鲜血与污秽。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展开追逐;利润达到20,资本将更加活跃;50的利润,资本可以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利润达到300,资本可以犯下世间一切罪行。
如今,绿能新材料公司几乎垄断了民间绝大部分的金属锊,其中的利润,何止千百倍。
……
接下来三四天,东湾地产、绿源食品、五一重工和可乐园超市等子公司都陆续公开了自己的年度财报。
不过这几家上市公司,市值普遍不高,即便是最高的东湾地产,市值也没超过500亿,李东并没有倾注太多精力。
1月份的最后一天,东非能源这家非上市公司,也对外公布了自己的年报。
2150年全年,东非能源总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