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北战(一)(3 / 3)

“闯王”的“老回回”,香火同样不曾断绝。而在马光玉、马守应两代“老回回”苦心经营下,本就多西北牧民、马贼成分的回营在流寇中最以骑兵见长。常论其部“马七步三”仍不贴切,说是人人乃至妇孺皆有马,才算中肯之语。

赵当世自崇祯八年离开赵营后与回营就几乎没有了联系,他与侯大贵等在回营中算是小军官,对回营尚且没有全面的认识,更不必说当初地位比他们更卑微的郭如克以及根本就不曾在回营历事过的景可勤与宋侯真。

预计中二日前还在唐县集结、再过段时日或许才会开拔的回营兵马的行军速度完全超出了赵营所有人的想象。今日正午时分,回营马军早已进入了湖阳镇。

上承天意下顺民心回营先锋制大将兼左右翼统领马。

景可勤一遍又一遍看着湖阳镇侧山坡上飘动着的一面面素白大旗,听着左右兵士给他念着上面的文字。拥有这这拗口又冗长的头衔的人无他,只有回营大将马军左右翼统领马光春。在昨日的军议上,赵当世也特别提过此人,此人乃大老回回马光玉的幼弟,马光玉死后即为马守应效力,如果说张雄飞是回营凿山碎石的铁锤,那么马光春就是回营开河劈林的利刃。

远处湖阳镇低矮的城垣已然在目,不过半里,起浑营的兵士就可将脚踏入这朝思暮想了一日的目的地,可是,景可勤却是从所未有的恐慌。

“宋领哨与贼兵斗,所部伤亡大半,宋哨官本人身中十余箭,受困于北坡,请景哨官及早救援!”身畔斥候的喊叫声一遍又一遍,景可勤在无比的喧嚣乱局中反倒出了神。他从未想过,己军伏击的目标会反将一军,将自己的部队冲乱了大半。如此危局之下,对他而言已无关胜败,只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