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齐家(二)(2 / 4)
赵当世亲驻襄阳府城的那段时间常去襄王府,与朱常法经常见面,两人关系亲近,有如兄弟。但礼节重要不可不顾,赵当世还是躬身对朱常法行了礼,口称:“见过王爷。”
朱常法笑嘻嘻道:“赵大哥和我还客气啥。来,坐,都坐着说。”呼来喝去,像是把这庄严肃穆的三军府当成了自己家也似。
“不知王爷今日到此......”
赵当世问话未了,朱常法边吃着椅边桌案上摆放着的干果边道:“不妨事,不妨事,还是先让老陆说说公务吧。”
陆其清闻言,不好意思笑了两声,赵当世心里纳闷,朱常法这小子难得出府一趟,怎么好似与常年在外奔走的陆其清甚为熟稔模样?
“主公,那属下就......”陆其清说道,目光移到了朱常法身上。朱常法旁若无人,大口大口嚼着蜜饯干果,把自己当成了空气。
陆其清首先说了与川商交涉的情况。和此前规划相同,十月中旬,各类赵营所需的商货物资已经开始从川、陕、滇各地不断汇集沿口镇孔家,再以孔家为轴心,进而转运至襄阳府。沿口镇至襄阳府这条商路,水路为主,沿口镇是起点,经嘉陵江进大江,再顺大江抵至湖广。
沿口镇位于重庆府定远县,孔家经营多年,在重庆府人脉很广,重庆府内的水路转运万无一失。可出了重庆府向东进入夔州府,孔家的掌控力就小了很多,而且夔州多山,历来山匪贼寇横行,为了保证水路通畅、货物安稳,夔州府的这段水路设了多个设人看护的中转站,建有仓库以供船队歇脚或临时放置货物,如此可大大保证转运的安全。
其中比较重要的中转站有忠州仓、万县仓与巫山仓,皆由孔家与赵营合资建设。但有了仓库还不够,外人新立船埠头哪有不拜当地码头的道理?故此陆其清走川除了寻访商贾外,另一项重任便是打通这些地方实力派,请求他们照拂本地仓库。通过孔庆年的引荐,陆其清得以陆续找到了门路。在忠州,为石宝寨游击谭弘;在万县,为云阳镇先前锋营参将王祥;在巫山县,为大宁营参将刘贵。
谭弘与王祥都是赵营第一次入川时老对手,这俩人输给赵营却并不以为耻,谁让赵营现在雄霸楚北、赵当世又官运亨通呢。
特别是谭弘,对赵当世非常崇拜,人前从不称其名讳,口口声声都是“赵总镇”、“赵帅”、“赵公”或“赵少保”,逢人便提他曾经与赵营对阵之事,仿佛那时候就是他人生的巅峰。他所在的谭家在万县世代豪强,平日里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事没少做,谭弘小时候就经常跟着祖父、父亲出门“狩猎”,掳掠邻近州县的百姓劫夺资财几如家常便饭。他自己后来掌兵,亦时常外出抄掠人口、袭击商队,可以说七分兵三分匪。习气相似,由此对赵当世有着天生的好感、对赵营的发迹有着不由自主的向往。
因此故,一听说陆其清代表赵营做事,当前驻防忠州石宝寨的谭弘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帮忙周全,除此之外,他还主动提出,可以牵线搭桥,让万县天生城的族弟谭诣出力照看那边的万县仓,陆其清自无不允之理。
王祥不是谭弘那样热血激昂的年轻人,他对赵营无感。不过,陆其清了解到他在夔州、保宁两府交界处有些烦心事,所以对症下药,成功取得了他的支持。
刘贵亦曾对抗过赵营,对赵营印象不好。然而此人贪财,金银财宝献上,对赵营的印象立刻大好。与赵营合作,不在话下。
此外各地仓库每年都会将整年的货运价值折算出部分利润作为酬劳礼金交给这些地方仓库的“保护者”,也算是赵营与他们正式建立携手关系的心意。
陆其清一大段话说完,端茶润口,赵当世问道:“王祥在夔州、保宁两府交界处有什么烦心事?”想了想又道,“莫非与覃先生他们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