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余胥(一)(2 / 3)

两个心腹人尽皆知,一个是吏部文选郎中吴昌时,一个便是幕僚董廷献。范志完、董廷献相继论罪后,崇祯帝继续顺藤摸瓜,得知这两人正是周延儒收受贿赂结党营私的鹰犬爪牙,对周延儒的厌恶无以复加。由是周延儒不但在朝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且不可避免遭到崇祯帝全盘调查,纵然目前还没有定论,却实可谓深陷泥沼难以自拔。

虽说尚未有明确的证据指出周延儒和赵当世存在勾连,可周延儒曾推荐过赵当世乃是实打实的事情,崇祯帝忘了自己才是提拔赵当世的主要推手,恶周延儒并恶其余胥,对赵当世的好感顿减不难理解。

何腾蛟在南阳知县之外,履经怀来兵备佥事、淮徐兵备佥事,皆有上佳成绩,被崇祯帝认为是可堪大任的军政全才。值此用人之际,便一力拔擢,用来稳固被朝廷寄予厚望的湖广。何腾蛟身边亲友有人举吴甡、余应桂的例子,劝他不要去湖广趟浑水,毕竟湖广夹在闯、献两大势力间,又有赵当世坐镇经营多年,局势非常复杂,一招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但何腾蛟并不畏难,自认为对湖广乃至河南的情况了然于胸,毅然决然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并于十一月底抵达武昌府。

同一时间,朝廷另有两道任命。一道罢免此前面对张献忠连战失败失地的江西巡抚郭都贤,改擢表现不错的滁和兵备副使旷昭。另一道罢免尸位素餐的安庐巡抚徐世荫,改擢安庐兵备副使张亮。

旷昭和张亮都是上疏奏报过赵当世不可信任的官员,而江西、安庐均与湖广毗邻。朝廷短时间内连续调整人事,将何腾蛟、旷昭、张亮安插在赵当世的周边,说得好听些是为了监督,说得不好听就是怀有防范之心。

赵当世得知消息时已在率军溯江入川的途中,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崇祯帝好恶转变之速仍然令他震惊。

权衡之后,赵当世觉得川事的优先级更高,旋即就湖广方面的变动派出三人分往三地暂为应对。一人往襄阳,令负责坐镇湖广的白旺与昌则玉等人维持湖广的稳定;一人往武昌,见饶流波让她密切关注左梦庚的动静;一人往九江,拜访江西等地总督袁继咸,继续拉近关系。

何腾蛟三人都是朝廷重点指派的大臣,赵当世之前能够暗中派人截杀上任郧阳的李乾德,却不好断然杀了何腾蛟。截杀这种事做一次可以,做多了就容易惹人怀疑,特别在眼下敏感时节,贸然下手势必引火烧身,所以赵当世的打算是放何腾蛟来湖广,再见招拆招、以静制动。

赵当世外战,湖广军事由白旺负责、政事由昌则玉主持,他俩需得通力合作保证赵营在湖广的基本。何腾蛟明知道湖广的最强实力派是赵当世,但却特意改道,避开襄阳径去了武昌府。纵然武昌府本就是楚抚驻节所在,于情于理,何腾蛟也该去堪为湖广军事前沿的襄阳等地视察抚慰一番,如此可见,其人避嫌心思之重。武昌府有左梦庚军队驻扎,其部大将徐勇又曾在何腾蛟所立南阳二十四营为营将,让饶流波盯着左梦庚,正是为了预防心智尚不成熟的左梦庚为老辣的何腾蛟蛊惑。袁继咸一直以来与赵当世交好,他总督江西、安庐、应天等地军务,旷昭与张亮按理都由他节制,和他加固联系有利无弊。

后方突起波澜,赵当世尽快平定四川之心更切。

十二月初,赵当世大军进抵夔州府,此时府境内还剩有大宁参将刘贵一营军队。即使对方仅有千人,赵当世也不啰嗦,直接将其部裹挟进了军中随征。而后军队沿江道而行,到达重庆府后,赵当世先轻马造访石砫宣慰司拜会了秦良玉,接着转进重庆府城,与留守在这里的邓龙野、孙为政等人相见,交待了一些工作且为军队补充一应粮饷物资。几日后走西北方,直达成都府城,与王来兴会合,已是十二月中旬。

军情紧急,赵当世拒绝了王来兴的接风宴,次日便召集众军将商议川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