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权衡(四)(3 / 4)

大夫药材医救这三四万军民,就看管照顾他们也将耗费我军大量精力钱粮。战事急迫,一刻也拖延不得,切莫心存半分妇人之仁。”

这次的顺军降卒数量庞大,且与百姓都重病缠身,要等湖广提督衙门调集足够多的人过来接手,军队少说要在汝宁府城多驻扎十日。而且侯大贵此前与湖广提督衙门或者河南提督衙门打过不少交道,心知摊上这么大的事,湖广提督衙门定然难以独自处理,按照那些儒生的秉性,后续必然会厚着脸皮要求自己的战兵留下来协助。之前攻城大半个月早将侯大贵的耐心消磨殆尽,自是不愿再耽搁下去。

“杀俘不祥,残杀百姓更是军纪明文禁止,总管三思。”即便驰骋疆场十余载,王光泰与常国安也从未下手如此大规模地屠杀军民,而且军纪中三令五申,不得犯民秋毫,一朝大开杀戒被统权点检院知晓了去,涉事者谁也脱不了干系。

侯大贵躁道:“战事未了,麻利把这事办了,何人敢说半个不字?”同时对王光泰道,“你是统权点检院下面的编制,不把事捅出去,统权点检院又怎么会知道?”赵营三院分立,军队属兵马都统院管辖,但军中的参事督军则是隶属统权点检院,负责监军。王光泰和其他儒生不一样,是武将出身,向来被侯大贵看作自己人,故而侯大贵直言不讳。

王光泰踌躇难定,侯大贵说道:“黄得功尚在外围,其余几营则分布城内各处,监管瓮城的只有无俦营,咱们无俦营自家老弟兄做事有什么顾忌?这些刁民帮着闯贼抗拒我军大半个月,可见早与闯贼一心,又岂是良善之辈?留着他们只能是后患无穷。后续若有人问起来,只说瓮城闯贼负隅顽抗,猝起反攻,我军为了自卫不得已杀之,不会有事。”无俦营是侯大贵一手带起来关系最亲密的战兵营,侯大贵在营中的权威远非在其他营头可比,侯大贵发话,饶是王光泰、常国安顾虑重重,却仍不敢出言抗令。

“老常,你回去和老熊赶紧把事办好。其他的事,我来处理。”侯大贵心急道。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城内军民患病的事一旦被其他人知道就再难压下来,湖广提领衙门过来接手只是时间问题,他不得不事前事后为了这些俘虏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火速进军的计划势必将被迫搁浅。又见常国安仍不愿挪步,不由骂道,“贼怂的,还不快去!”

常国安心中凛然,应诺着飞步去了。王光泰望着他的背影,满脸为难。侯大贵拍拍他的肩膀道:“没事,天塌不下来。”身为参事督军,王光泰对自己的职责很清楚,他今日不阻止侯大贵,事后论罪,他的罪责绝不比侯大贵来得小。但正如侯大贵所说的那样,眼下其他几个营头都不知情,常国安等人又是涉事者,铁定守口如瓶,只要自己和侯大贵一条心,整个无俦营合力,把杀俘这件事掩过去并不困难。

“我军陷在汝宁太久了,再磨蹭下去,只会连累西边的主公。换你,你怎么做?”侯大贵两条浓眉微斜,“为大局,我侯大贵愿背这血债!”

王光泰闻言,长叹一声道:“自当遵总管之令而行。”

没过多久,远方瓮城那端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铳炮声响。侯大贵背着手迎风而立,静静听着这一切,抿嘴不语。无俦营统制白旺快马奔至侯大贵身畔问道:“城中又开打了?”

侯大贵淡淡道:“城内尚有不少闯贼流窜,困兽犹斗,正常不过。”

白旺将信将疑,倒也没再多说,眼到处,青烟笼罩了城池上空。

大概两刻钟后,持续的铳炮声响渐渐止息,侯大贵紧绷的脸色一缓,暗自舒了口气。正待上马回营,却见一骑从城门洞子中穿出,狂奔而来。到了近前,侯大贵看去,骑马的乃是常国安,他的身前,还横放着一个中年汉子。

常国安下马,顺手把那中年汉子也拖下马,待那中年汉子站直了,侯大贵发现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