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章逼宫(2 / 4)

的。

“快点儿!都给我快点儿!”

“哟,王嬷嬷如今倒是好大的威风,杂家都不敢招惹您了呢。”

王英听着身后传来一阵阴阳怪气的话,她正想回骂是哪个太监不长眼,但是一看到来人的脸后,王英立马就笑的跟朵老菊花儿似的。

“这不是吴总管吗,老奴哪儿敢在您面前嚣张啊。”王英躬着身子,眯着眼,笑着回话。

吴庆对她这么拍马屁倒是不屑的厉害,冷哼一声才接着说道“太子殿下年轻有为,做了圣上那也定是明君,王嬷嬷做事还是留点情面为好,省的日后害了自己,还害了族人。”

“那是那是,多谢吴总管提携,王英知道错了。”

见王英认错,吴庆甩了甩手里的拂尘,才昂着下巴走了,他身后的四五个小太监也跟着他离开了。

等吴庆走远了,王英才皱着眉毛,朝地上狠狠啐了一口,骂道“呸,一个阉人还真把自己当主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就算再宠你现在也只能在地下宠了,要不是你是个总管,老娘才不稀罕拍你的马屁,恶心的慌。”

——

登基大典选在正午,日头最好的时候。

李景程穿着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金镶玉旒冠,自宣武门走进宣政殿。戴着旒冠走路,就要求不能走的太快,否则珠帘是会打在脸上的,天子尚未登基便出丑是个大忌,但是李景程却身子挺直,步子迈的不紧不慢,已有成为君王的风范。

李景程的龙袍拖地二米有余,文武百官则是以文武为区分,跪在红布两侧,静静等待李景程踏上前面的阶梯,走到宣政殿门口,听大太监宣读圣旨。

皇帝立太子的同一年,便会写下传位圣旨,圣旨会被放在宣政殿龙椅后。

大太监早就站在宣政殿门口的台阶上等着了,他见李景程走来,笑着把手中的圣旨摊开,李景程则是双膝跪地,静听他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太子李景程,人品贵重,深肖朕躬,承袭先祖遗志,应天顺人,抚有区宇,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钦此——”

大太监的声音清晰而嘹亮,响彻了整座宣政殿,殿外百来人全都仔细聆听,没有人出声。

“儿臣接旨,”李景程伸出双手接过圣旨,起身,然后向着文武百官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来人的声音齐整而浑厚,可是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却十分突兀地响起,“且慢——!”

“文丞相可是有什么异议?”李景程静静地看向站在人群首端的李忠临,虽然他眼里含了少许的讥讽,但是李景程还是尽量用着温和的语气说着话。

“我自然是有。”李忠临已经不说微臣,而是用我来代替。

他从人群中走出,迈上宣政殿前的台阶,走到李景程面前和他并肩而立。

看着李忠临这般嚣张的态度,李景程倒是没有恼怒的神色,他只是先让身边的太监接过圣旨,然后才看向李忠临,缓缓道“有何异议?”

回答李景程话的不是李忠临,而是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士兵,他们个个手持各式兵器,身穿铠甲,不仅脸上带着冷漠的神情,手里的兵器也散发着冷芒,而刚刚还鸦雀无声的官员们,此刻就像惊弓之鸟一样喧闹了起来。

“你觉得呢?”李忠临看着李景程淡然的模样,微微蹙眉。

李景程“我没有耐心,劝祖父还是不要与我打哑谜了。”

“好,既然如此,”李忠临不不再看着李景程,而是朝着那些士兵,大声喊道“拿下!”

“拿下什么?祖父是在唱戏给孙儿听吗?”

李忠临命令是下了没错,但是那些士兵却站在原地没有动,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