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规划(2 / 5)
,不断向他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天下是这样的。
有人则茫茫然不知所措,规划?对他们来说,以前就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事情哪会有什么规划?所以不免听得茫然不知所云。
扫看下方各人神情,杨河微微一笑,心中有数,哪些人可以提拔,哪些人可以淘汰,哪些人以后会原地踏步。
世上本没有公平之事,人跟人更不能比,就算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也有人会脱颖而出,有人沦为平庸。
就不知发展到最后,在座的这些人,有几个人可以跟上自己步伐?
他说道“所以吾之设定崇祯十五年的规划,在军务方面,就预定在本年底腊月时,我新安庄的兵力人数要达到三千,而且都是脱产的职业军人……”
下方众人集体吸一口冷气,现新安庄的兵力,若军官、旗手、护卫什么算上,共约有六百人之数,但要达到三千人,这是个非常宏大、宏伟的目标。
而且杨相公说脱产的职业军人,虽很多人不明白这什么意思,但听字面也可以猜出,便类似现军中的营兵,常年训练打仗不干活。
不说这样的兵力能否招募到,朝廷方面对这样的精兵人数会否有猜忌阻碍等事宜,便说负担三千人的兵力,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以区区一个新安庄人力财力,怪不得杨相公要说发展。
不过若有三千精兵,大明局势再乱,应该也可以自保了吧?
等等……
杨相公说,这只是崇祯十五年的规划,难道以后崇祯十六年、崇祯十七年,杨相公还会有另外的规划不成?
众人在下方听着,都是阵阵喧哗与窃窃私语,很多人心中又是恐惧,又是兴奋,感觉杨相公的气魄太大了。
自己只是光坐着听听,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不过场中杨大臣、韩官儿、罗显爵、杨千总等少壮派脸上倒露出兴奋的神情,三千人好啊,对他们来说,兵越多越好。
杨河看向韩大侠“所以,兵务堂方面要跟进,堂下要设规划所,统计与预算一年兵额的招募,训练,粮饷,军服,器械种种所需,然后报上来,我这边会设一个规划总所,审定各堂细则事宜。”
韩大侠忙起身郑重拱手,大声应令,同时重重呼了口气,感觉跟随杨相公后,种种方面,都与自己待过的地方极为不同,果然是做大事的人,行事就是与众不同。
同时心下惶恐,不知可否负起重托,不要辜负杨相公期望才好。
杨河看着他道“特别军需方面,兵务堂这边要供应好,现我新安庄一年生产新安铳约在千多杆,这远远不足,要多招募工匠。我新安铳的产量,本年至少要达到两千杆!”
他指着规划图纸道“还有铁甲,今年也要正式打制,便若向巡检司购买的铁甲样式,产量至少要在五百副!”
下方众人更是吸气,新安铳一杆的造价是八到十两银子,两千杆,就要耗费白银两万两。
还有向巡检司购买的铁甲,确实非常精良,皆以精铁打制,甲身铁盔臂手一应俱,但价钱也非常昂贵,一套要三十五两银子,就算自己打制便宜些,但原料钱也不能少。
还有工匠的薪酬,吃住等等,一套怕也要二十五两到三十两之间,五百副铁甲,就要耗费白银一万两到一万五千两。
这样算来,光军费开支,一年就要多少?
这还不算军士的吃住,平常的服饰开销等等。
众人原以为剿灭铜山匪后,新安庄已经非常富裕,现在想想,这钱粮方面,还是颇为紧张。
大明其实有坚甲一副十二两的说法,但这种士卒之甲颇为偷工减料,却是以生牛皮切片,然后涂上生桐油微烘,将铁屑细细打入,再上油再打,最后如同铁片,若防护力,其实差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