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不屑(2 / 4)

他现在身边更无人可用,北岸的读书人连新安庄都满足不了,跟来睢宁的几个人,陈仇敖五人虽然识几个字,但离能写会算差得太远,不用廉方正,练总署如何运作?

了解了廉方正这人,知道他本职工作肯定会做好,杨河就决定该干的活让他干,私人交情还是免了。

众人出了大门,马夫将各人马匹牵来,赴宴杨河就没有穿官服了,平日那身打扮,但斩马刀与手铳仍然带着,掩在貂裘斗篷之内。

邓巡检也一身便服,圆滚滚身上一身红袍,颇为喜庆。

攒典廉方正领留署三人送出大门外,他深施一礼,对杨河说道“此公筵设于衙外,于制不合,更兼筵金逾越。然大人坚持要去,学生也无法,只望大人早出早归,不可流连嘻戏才是。”

杨河道“署中之事,就拜托廉先生了。”

廉方正又深施一礼,严正道“这是学生份内之事,大人勿需多说。”

杨河无语,一撩斗篷,就上了马匹,邓门子连忙为他牵马。

陈仇敖目光锐利的扫了周边一眼,也上了马匹,策上马到最前,他仍然铁盔铁甲,羊毛斗篷,身后背着标枪袋,马鞍旁别着盾牌,后面还夹着防雨的油衣毡衣。

然后余下三骑在最后面,铁甲锵锵,长刀盾牌,将杨河与邓巡检等人夹在中间。

一行人往衙前大街“迎春楼”去,杨河扫看四周,看署周边转眼就热闹了,各商铺人气就旺,杨河心想“这就是房地产经济。”

不过此时土街满是烂泥,下了大半天雨,还到处是水坑,步行的门子皂隶走着,皆是深一脚浅一脚,靴上满是泥水。

这时天气贼冷,狗马冻得喷鼻,鞋上浆着烂泥,甚至进水,那滋味可不好受。

杨河叹道“这种道路,雨日出行真是受罪,这街道该修一修才是。”

邓巡检笑道“县中哪来的钱粮,若街道都铺上青石,那可耗费不小。”

他试探道“大人明后日就要回庄了?”

杨河道“礼金收到手,没事就走了,流贼之事越急,诸事繁多,要早做准备才是。”

这两天送贺仪的人不少,虽然杨河少见他们,但礼物白银都收下,有好几百两之多,他也派人前往北岸,让新安庄的齐友信等人做好接纳流民的准备。

就在焦山庄附近理出几个废庄,作为安置流民之所,也正好北岸在修桥铺路,修葺沟渠,这些流民前往,也有个活计生存。

当然,暂时他们不可能与北岸民众一个待遇,还需要考察。

然后这边之事大体就定了,粮饷已基本拨到位,虽然在杨河看来不多,五门火炮,因为子铳的原因,只找到二号小佛郎机一门,不过三号有四门,也算军中有了大威力的火器。

营房他也看过,十人一间的大通铺,有火炕,然后有六十营间,基本够用。

官位官服又确定,这边没什么事,杨河就决定明后日回庄,加紧练兵造器,应对流寇的威胁。

一些民政,如肥料厂什么,也需要他回去处理。

邓巡检有些遗憾,因亲近杨河的缘故,最近他在城内威望增加不少,连送礼的人都多了,没想到就要走了,不过听杨河这样说,还是忙道“大人费心国事公务,下官佩服。”

杨河笑了笑,看街两边颇多人聚着围观,指指点点,内中还颇多青皮游手样子的人。

他不悦道“怎么,本官设署,青皮光棍都跑到这边来了,我练总署这片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邓巡检笑道“也不是,城内关心大人动向的人不少,这些人只是跑腿闲听罢了。”

杨河扫了一些人一眼,看得他们都是一缩。

收回目光,他淡淡道“青皮地棍,此辈渣滓也,若流寇来袭,这些人就是隐患。”

杨河可知道这些地棍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