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贼势嚣嚣(2 / 3)

填沟,最后成为沟壑中屡屡尸骨的一员,所以拼命逃跑。

只是人腿怎么跑得过马腿?

二人见流贼马队追到,为让自己年幼的子女逃得性命,又勇敢的与六五骑马贼搏斗。

结果当然不言而喻。

而他们的子女也一样未逃得生天,仅仅离他十数步距离,男子的两个子女,一男一女两个七八岁的孩童,已经活生生被马踏死,男孩的脑浆都被踏出来了。

小道上鲜血处处,混合着白色的物体,触目惊心。

小女孩更惨,被踏成血肉模糊的一堆,内脏肠子什么流了满地。

残留的小脸上,还带着无比的恐惧与痛楚。

“你妈妈个毛,敢抗拒义军,就是死!”

几骑流贼骂骂咧咧的离开,男子的双目仍然圆睁着,子女临死前凄惨的叫声尤在耳边,他眼中缓缓流出血泪。

自己只是想带一家人活命啊。

他想起逃难时,刚得知流贼攻下鹿邑、亳州的消息,然中间还隔着永城,怎么就突然出现在宿州境内?

早知道,自己就带一家大小早逃了。

气绝之时,男子的心中仍然无比的悔恨。

“盖贼杀人,以豆实其腹,与马食之,马大肥捷,一昼夜行叁百里,如欲破远城,则近城过而不攻,及远城既破,始旋兵以取近城。盖远者谓近贼之城尚未报破,必不越之而来,往往不为备;近者又谓贼众已过,可不严守。所以贼每乘人不意,而两取之,计亦狡矣!”

官道上仍然烟尘滚滚,取宿州、灵璧的流寇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而东进队伍显然不止一只,又有大股的流寇马步,顺涡水而下,取蒙城、怀远、五河等地。

到处都是狼烟,到处都是哭叫,尸骸屡屡,卧于荒野。

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七日,李、罗联军破襄城,三边总督汪乔年死。又陷陈州,乘胜犯归德,七日而下。遂纵兵四出,西平、上蔡、遂平、鹿邑、亳州、霍丘、灵璧皆陷。

甚至还渡过淮河,攻陷南岸的盱眙城。

本月,清军又于十八日攻下松山,宁远劲旅尽丧。

外有鞑虏,内有流贼,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扬。

……

崇祯十五年二月初六日,杨河亲自组织春耕仪式,在新安庄边搭建草厂,内设皇天后土牌位,杨河并不是无神论者,他信仰的是儒释道汉学,他相信世间是有神灵英烈的。

否则如何解释他莫名其妙到了大明朝?

当日不但耕田队,便是庄民都倾巢而出,跟着从邳州城请来的戏班,一路吹吹打打,兴高采烈,抬着纸扎的春牛、犁具等,一路抛撒米麦、黄豆,抛到纸扎的耕牛上,企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沿着庄子转了一圈,纸扎的春牛等抬到草厂后,杨河领头三伏三拜,香火祀奠皇天后土牌位,许下祈愿,再亲自扶犁,演试用牛犁田,表示春耕开始。

众庄民齐唱“秋耕深,春耕浅。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杨河下令大吃一顿,然后这天后,新安庄就开始紧张的春耕开垦事宜。

现耕田队五百多人,分两组,一组照料新安庄这边的高梁地,九千六百亩,夏时就可收获了。

看这庄稼地势头,到时估计约有七千石的收入。

然后余下移屯焦山庄,继续开垦土地,兴修水利,烧荒、平整,排水洗盐,还运大量的石灰搅拌,平衡酸碱,杀死虫子。

水利队的工程也紧急跟上,挖修引水排水的沟渠,浇灌田地的水塘,白马湖边的圩墙也修建引水的涵洞。

崇祯十二、十三、十四三年奇旱后,今年开春,雨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