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硕果累累(3 / 4)
s公司带出来媲美t的先进制程工艺。硬生生地抢走了很多t的大单,损失数以十亿美元计算。
不知道在那个时候t高层有没有后悔逼走这样一名半导体制程工艺的猛将!
或许更多是恨吧。
然而现在,轮到对手头疼的对象就很快变成了龙工厂。
45n程工艺的良率在梁吉松的调教下,很快突破新高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样的良率已经进入非常理想的爆发期。
龙工厂加工成本越来越低,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月产出45n程的300晶圆已经开始接近2万片水平,这样月营收突破1亿美元将只是时间问题了。
两条产线力运行的话产能将会达到5万片每月的设计容量,当然这样一来各种研发测试什么的就会不复存在了。产线将会一直运行不会等待进行测试验证。
目前来说,如果业务饱满,第一条45n线可以进入满负荷设计产能运作,月产能25万片晶圆。
如果32n艺良率找到解决方法,也可以立即转入生产状态,经过36个月良率提升和产能爬坡后,同样可以进入满负荷的32n程工艺生产。
很显然,奇梦达的lddr和最新的lddr将会是龙工厂32n首批客户。同时萨克森的工厂按照协议,也将会在龙工厂32n熟后升级到32n而旧工艺50n程工艺的设备则会转移到中鑫国际的苏州的存储器生产基地中。
nddr5和大容量的ddr3将会由这个产线接班继续生产。
这个技术转移路径对于各方来说,都可以接受。
德国方面不必承担技术失控的压力,毕竟龙工厂已经突破了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同时萨克森工厂也需要跟上时代,所以具备了代差的旧设备就可以进行转移了。
何况中鑫国际还是一个具有国际资本的国际化企业。
对于内地来说,这个也是大好事,极大增强了内地在存储器的产能实力,而且说是淘汰下来的设备,其实在这边已经算是最新型号了,相比之前的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绝对是实力增强的表现。
尽管这个是专门调教来生产内存颗粒,必要时候更改一些工艺设置生产cu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吃透了这条产线的技术,那么未来生产什么真不是别人说了算。
不过柳若依显然同大家想到不一样,在听说产能开始吃紧之后,对于已经成熟的45n程工艺的产能要求扩大一倍以上,月产至少要达到5万片产能,同竞争对手要持平或者超过。
而且32n程工艺如果进入量产,也立即启动倍增计划,龙工厂第二期工厂厂房建设早就完成,未来这里柳若依规划的是超过20万片月产的超级工厂。基本上保持最新的量产制程工艺和预研的制程工艺产线。
如果预研的产线成功进入可量产,那么第一代产线就开始更新淘汰到内地去,这样确保龙工厂未来规模控制在20万到30万片先进制程的产能。
这样就足以完成利润最丰厚的最新芯片的代工生产了。
这个数字不是柳若依瞎拍的,而是现在业界每年300的晶圆需求是2000万片以上,每月接近170万片,其中三分之一是最新型号的芯片就有50多万片产能需求。
目前这块业务六成以上是死对头手里拿着
龙工厂要抢到最新型号的芯片代工市场份额,没有20万以上的最先进一代制程产能支撑,怎么可能做到业界领先?
所以最少保持业界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最先进制程产能,这就是柳若依领先战略的重中之重。
先前疯狂扩张存储器制造产能,收割了一波岛内破产状态的产线后,大概就形成了30万片每月的产能,非常逼近ss公司现在的总产能了。
凭着这个,柳若依才敢说同ss公司在存储器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