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荐票)(2 / 3)
。
以朱瞻基估计,现在的气温差不多在零下五度左右。
应天府的皇宫其实位于城市的东南角,出了皇城,外面几乎就没有住户了。
前世周游到过一次南京,他们现在走的位置就是中山陵南边山下。后世这里是繁华的市区,但是现在这里除了孝陵卫,还有羽林左卫的少数农庄,大部分都是皇庄。
朱瞻基的皇庄就在孝陵卫驻地和皇宫之间,正对着朱元璋的明显陵的一个村子。
因为距离皇宫近,在朱瞻基提出想要一个农庄的时候,朱棣把这里赏赐给了他。
朱瞻基没有种粮食的想法,他要一个农庄,也只是为了有个能给他训练士兵的场所。
这个时期,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从朱元璋时代就开始养马,现在国有马一百七十万匹,光是合格战马就有五十万匹。
但是明军基本上打仗都是依靠财大气粗,硬碰硬横扫。
不管是张辅在安南打,还是朱棣三年前第一次北征,基本上是靠自己绝对的实力来打。
面对安南好打,两次就把对方搞定了。
但是草原的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他们打不赢就跑。
以至于每次明军劳师动众,虽然打赢了,却不能让对方伤筋动骨。
三年前,鞑靼部被打服了,三年后的今天,瓦剌又不安分了。
朱瞻基对这些历史不算了解,他只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明成祖五次北伐。
这一次北伐才是第二次,那就说明,后面还会有三次。
不管跟谁打,朱瞻基都想一劳永逸,不愿意跟那些草原人一直拖下去。
第一次北伐筹备期间,他就在农庄里收纳了一批比他稍大一点的孤儿们,第一批的人数也不多,只有两百人。
周南按照现代军事练军,首先培训他们的纪律性,用了半年的时间打磨的像点样子后,又教了他们一招制敌术,军中三刺,八段锦。
因为人数太少,这批人他是按照特种兵来训练的。他不需要他们成为将领,只需要能在北征的时候起到作用。
十几分钟后,众人就来到了朱瞻基的农庄,却发觉一大群人,正在村口闹作一团。
朱瞻基快马加鞭,众人也都不顾寒风,加快了速度跟了上来。
村口的一帮青壮也很早就看到了朱瞻基一行人的行踪,原本沸腾的情绪平静了下来,望向一个三十左右的军汉。
“张营副,如何是好?”
军汉看向了一个被五花大绑的十七八岁少年,叹道“元方,原本我还想给你隐瞒一二,现在,就看你的命了……”
待得朱瞻基一行来到近前,众人纷纷单膝跪拜。“请太孙安……”
那个被绑的青年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跪了下来。
朱瞻基骑在马上,摘下了口罩,眼睛在人群里扫视了一圈问道“发生何事?”
军汉跪在地上禀道“回禀殿下,下午训练甲连乙排甲班军士元方以腹疼为由请假,臣本欲带医生为他诊治,才发现他欲潜逃,故率人缉拿。”
朱瞻基骑在马上,俯视着跪在地上的元方,他不敢抬头,只能看到脑后的发髻。
“诸位平身,元方,抬起头来。”
除了元方,其他人也都纷纷起身,让出了元方和朱瞻基之间的空间。
一清子和玄真跳下马来,站在了朱瞻基的马前。
元方抬起头了,还有些稚嫩的脸上满是惊恐和愧疚,跟朱瞻基的视线对了一下,又连忙低下头。
朱瞻基问道“为何潜逃?”
元方不敢抬头,回道“小民获知甲字连这次要去跟蒙元人打仗,可小民家中三代单传,……请殿下恕罪。”
这就是想当逃兵了啊!
朱瞻基目光在其他人脸上都看了一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