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凯旋(3 / 4)
文念完,众文武大臣才起身再次行礼,这一次只是长揖平拜,是拜朱瞻基这个太孙,这个海军司令。
然后,才是展示俘虏的环节,所有的俘虏被驱逐下船,每个人都被告知,只有听话才有活命的可能,否则大明士兵绝对不介意多几个刀下之魂。
为了活下来,这些俘虏只能一个个一次下船,五个一组,五十个一个方阵,被用绳子绑了起来。
他们将在京城里等待着大明民众的欣赏,说不定还会有臭鸡蛋,粪便的袭击。
围观的大明民众一个个都沸腾了起来,他们有许多都是从沿海一带专程赶过来的,都是有亲人丧生在倭寇的刀下,所以现在过来“报仇”。
朱瞻基没有机会欣赏到这一幕,他被安排在一辆八匹白马拉着的御辇上,在诸位大臣的簇拥下,率先回宫。
他现在承天门外向朱棣报喜,然后不进皇宫,直接先去祭拜天地坛,然后到太庙,社稷坛祭拜,要到傍晚时分才能回到皇宫。
坐在四面通风的御辇上,滋味其实并不好受。现在已经是年底了,十二月的寒风吹的人身发凉。
朱瞻基一路上不停地跟围观的民众挥挥手,这样才能活动一下身子,保持体温。
御辇上,除了朱瞻基,还有王彦与吕震,方宾以及黔国公沐晟。
沐晟是沐英幼子,今年47岁,他幼年就受到朱元璋的喜爱,跟朱棣相处的也不错。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会陪着英国公张辅一起去交趾作战,但是这一世,他却没有过去。
坐在御辇上,他们享受着这种难得的殊荣,却一点也不好受。因为他们只能坐在御辇的四周台阶下,除了陪朱瞻基说话,动也不能动。
王彦吕震他们与朱瞻基也是老熟人了,一路上陪着朱瞻基说着一些最近京城发生的事情,倒也不觉得无聊。
朱瞻基最关注的就是交趾的疫情,跟沐晟细谈了一些交趾的事务。听说那边的疫情基本已经控制住,他所关心的几个人都没有事。朱瞻基才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在这个没有疫苗,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瘟疫就是最让人恐惧的不治之症。
“既然疫情已经控制住了,英国公又控制住了交趾的局势,那黄福什么时候能回来?”
“黄布政使乃难得干才,英国公又多留了半年,协助他安抚交趾。”沐晟有些好奇问道“殿下似乎对这位黄福另眼相看?”
朱瞻基心中一惊,他对文臣的行踪如此关注,就有些逾规了。
所以听到沐晟这样问,他笑着说道“我只是与黄福的大公子黄渊比较相熟,他乃我海军年轻守备,在军务管理方面可称得上出类拔萃。所以我也对这个黄福才关注一些。”
沐晟点了点头,释然说道“黄潜九此人倒也肖父,两人都是颇有才华之辈。”
朱瞻基想了想,自己明年上半年要昂着攻略东瀛,下半年要筹备出海。黄福再有才华,但是他担任过工部尚书,又是布政使,不是他现在能用的人,自己还是有些心急了。
紧随皇帝御辇的就是易信,朱真,还有一帮立功海军将军的座驾。
他们几人在车辇上,可要比朱瞻基他们的气氛热烈的多了。
一路上,他们享受着民众的欢呼,特别是朱真还看到了自己久违的老妻,抱着孙女也站在路边。
听到孙女那稚嫩的声音喊着祖父,再看到老妻和子女们的深情眼神,他这个硬汉也忍不住有些热泪盈眶的感觉。
车队一直驶过了家眷们的位置,朱真才忍不住放下了手臂,回首说道“有今日荣耀,虽死无憾了!”
易信点了点头说道“有太孙殿下致意进取,我们水师……不,海军今后立功机会不会少于边军。”
黄渊的职位虽然不高,但是这一次他是海军总部的协调总管,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