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目的很大(3 / 3)

?”刚刚上任的工部总承王山松,惊悚的神情仿佛白天见鬼般。

一旁的兵部总承听到王山松的反问,立即警觉了,与他分开两步,和方涥一样,用戏谑的目光,注视着他。

一个出卖上官的家伙,纵然他做的是对的,是为朝堂清理一个贪官害虫,但身为一个部下,这么样的手段,令其他的官员很不耻!

王山松这个家伙,可没有表面上看去那么胆小怕事,他在工部任职二十多年,如今已经五十的他,纵然升了总承,也做不了几年,若是不趁着自己在高位上,多得点钱财,那他好不容易熬到了总承的位置,岂不是很亏?

这次,令了皇帝口谕来治河兵营,他的目的很大,不仅收了钱财,带着其他官员派来的人一起进入兵营,而且还带来自己家里的子侄前来。

一旦登上大船,他会给他的子侄创造机会,好好的摸查一下治河兵营的船只,到底为何,无桨而动。

若是他的子侄运气好,学到了一点点门道,回去后,他就组织家人,开办一个造船工坊,以此谋利!

想法是好的,但现在的局面,王山松只能保住自己的子侄,那些人给他重金,跟随他而来的人,他无法拉起来。

如果把地上人全部拉起来,方涥一定会仔细的排查两百多人,那样的话,他的子侄并不是工部的官吏,定然也会被发现。

王山松这一招弃车保帅,自认为做的很高明,还未进兵营,论罪,也不会太大,而且地面上趴着的家伙,他们背后的主子,有能力把这些人从大牢里捞出来,不用他费心。

可方涥一开口,就是灭三族或者是九族,那牵连可就大发了,王山松实在没有想到,进入一个兵营,竟然会有这么大的罪。

当下,王山松看到方涥和兵部总承一直盯着他看,感受到自己好像暴露了,立即低头苦笑,以此来遮掩,“呵呵,本官对刑罚,也有研究,这三族和九族之说,乃是先古暴行,当今皇帝是仁君,定然不会采纳暴行,呃既然这些无关之人已经清除,我们这些人,可是要遵照皇帝口谕,到治河兵营里一观的!”

话题被转的很快,王山松又一次把皇帝口谕搬了出来,就是为了吓一吓看上去年纪轻轻的方涥,让方涥知道,皇帝口谕是不可以违抗的。

而方涥,才不怕什么口谕,若是文本的圣旨,可能会有点难为他,但现在,空口无凭,方涥有千百种理由不认可。

但事情,不能总是这么僵着,于是挥手让士兵前来,把地面上趴着的,全部捆绑羁押。

“诸位,你们说是皇帝口谕,本官看诸位都不是欺世盗名之辈,应该不会也不敢假传圣旨,这样吧,拿出诸位的官凭,审核完,会安排诸位进入兵营。”

方涥慢悠悠的说完,走向一边,那里是通往北岸临时码头的方向。

兵部总承对于方涥说词,没有意见,看着方涥已经承认了他们是有皇帝口谕,那么他们也应该配合一下,拿出自己的官凭,让人家检查。

于是,兵部的人,在兵部总承的带领下,跟着方涥走了过去。

片刻后,六十七个兵部的人,连同两个伙夫,都得到了证实,确实都是兵部的人。

而工部就麻烦了,王山松是个他们的头头,他不带头拿出官凭,其他人也不敢越前。

只见王山松在身上和随从的包裹里各种摸索,似乎找不到官凭。

而在方涥的感知里,明明有一块木牌的官凭就在他的衣袍里,却装作没有摸到,还装傻的翻包裹,这么欲盖弥彰的举动,定然还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