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探叶知秋(2 / 5)
,却也不能说他呀!"
依红见堂弟一峰被伯伯这样一说,看他脸上虽笑着,却实在有些下不了台似的。心里也有点不平,刚想替一峰辩白几句,见大嫂已在抢白伯伯,也就不好再说。
老大听了,也觉得太过分,就打着哈哈对一峰说:
"小峰兄弟,大哥哥的话,你可不能生气啊?"
一峰听了,心里早已对老大的话思虑几番,是觉得老大为人处事,方法得当,自己实是操之过急,太急功近利。于是笑了笑说:"
大哥教训得是,我绝不会有心的。"
老大见一峰这么快就领悟出自己的心意,心底不禁对他有点佩服:
"这小子,气度不一般。"
一峰见时间还早,就跟依红等打了招呼,自去外面街上把长头发剪了。
回来已是中午时分,老二也刚刚才醒来。
好在白酒比较正宗,并不伤头。
中饭后,老大对大伙说:
"刚才我说小峰的话是重了点,现在想想,他的办法也有一定道理,我想来个折中。老二,依红,你们两个下午同小峰回家,我和你嫂子明天正常去上班。跟大伯伯请假的理由,就说,一则老二酒醉伤身,要静养几日;二则弟妺依红要去老家一个老中医处,检查一下胎气。正如小峰说的,大伯伯思绪周全,凭他的聪明才智,或许也已能知道我们的心思。大家说怎么样?"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二不知情,因而不知怎么回事。
其余几个,都点头称好。
一峰心下更是暗暗佩服:
老大做事,滴水不漏。
一峰与老二夫妇是下午三点半左右到嵊县北站的。
一峰考美校失败,心情沮丧,并不想回家,一路上在想,却一时编排不出不回家的理由。
车辆进站后,三个人从出口处出来,李一峰就东张西望,盼望着能碰上一个熟人。
事也实在凑巧,李一峰真的在车站口,碰到一个高中男同学俞则平。
李一峰读书时本十分活泼,与几乎所有男生都玩得来。
当下不用说,告别堂姐和老二,随同学俞则平而去。
俞则平是居民户口,分配在一家大企业上班。
这天正好星期天,去老家探望双亲回来。
同学俩毕业快一年没见面,这时与李一峰车站巧遇,自是非常高兴。
当即两人揪肩搭背,嘻嘻哈哈地,到车站边上一点心摊里,要了一盘花生米,二十几只烤饺,打开流行的艇湖啤酒,边吃边聊。
李一峰从俞则平处了解到,他所在的大企业,是一家国营大集体企业,企业的老总是政府局级以上干部。
据说现在开始改革,马上要变成大公司。把原来的属于国家集体的企业,通过转制,变成个人私有股份制公司。
李一峰不懂,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姓国的企业,里面象设备,员工等所有东西不变,只是改变一下所有制的性质,怎么着就能变得不可思议的,好得出奇呢?
李一峰对于分田到户的好处,却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好,所以对这个体制的改变,有种发自内心的相信和期待。
他和俞则平一样,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男该,感兴趣的话题永远不是这种肤浅又深奥的制度,他们只对:
″??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
"??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酒干淌卖无??"
这些流行歌曲感兴趣,和普遍的,对女同学的情况感兴趣。
于是,两个人慢慢地,把话题引伸到了,高中时某某女同学现在干啥,某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