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巧解难题(2 / 6)

在丁书记的多次亲自调研中,他发现,一直围着他反映李家岙村情况的,热情高涨红光满面的老书记李布法,倒是个老当益壮的人。

这天,总支书记丁书记又在李家岙调研,当着众多乡亲的面问李布法:

“老书记,今年高寿啊?”

″啊哟!丁书记,不高不高,老汉七十三四了。”

“呵?!廉颇七十肉五斤,骑马上阵拉硬弓呢!老书记精气十足过?”

“廉颇?廉颇是谁?嘿嘿!丁书记,不是吹,扳手腕你还不一定扳得过我,我是老酒日日醉,皇帝万万岁!”

“啊?!老书记,您老人家这么大了,还有多少老酒一餐会喝?”

提起喝老酒,老布法用手一抺嘴巴,话头不断。

无非是当初酒是怎么怎么没得吃,饭是怎样怎样吃不饱,什么东西都限制,不管买什么都要票等等,尽是些隔夜冷饭陈芝麻,忆苦思甜老腔调。

但最后一句倒让人不得不又惊又服:

“丁书记,现如今我是三日不吃肉,全身要作毒。老酒嘛!一日三餐,餐餐两斤打底,下午半早上,看我高兴,当茶喝再喝一两碗时常。”

“啊?!”

丁书记不相信地望望围观的乡亲,见大家一齐点点头,不由得惊呆了。

就这样,历史再一次把李布法推上李家岙村的最高位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布法重新上任后,面对着李家岙村的烂摊子,却是一筹莫展毫无办法。

不赌对这个社会,因为巧巧被强制引产后就一直不满。

对于李家岙村的现状,书记村长都逃离老家去外面打工,他是看在眼里却不放在心里。

他对老布法这么大的年纪,还跑前跑后的那么喜欢管闲事的行为说不出的反感。

但处于他的位置,他非常尴尬,毕竟不能象二哥不抢那样名正言顺地可以劝说。

本来他可以当不知道,问题是这老丈人就是喜欢待在他家,力能所及地帮他家做这干那。

象田边地角,一年四季的农作物,四时果菜,播种施肥,挑粪浇灌等,料理得一丝不苟。

面对着全是白发的半秃头,不赌还有什么话说得出口?

好在不赌二嫂依红真的通事达理,一旦她娘有半点不高兴的苗头,立马会叫二哥回老家把娘接去义乌。

现在老布法重新当书记了,他理所当然把不赌家当作他书记的行宫。

这也是前面讲过,不赌家天天晚上乡邻多的另一个原因,说得直白点,不赌家成了李家岙村的行政中心。

摆在老布法面前的,最最迫切的,就是李一江留下的上面五点,其中除第二点稍微可以缓点外,其它几点都很急人。

尤其是第三点,这十多年不批地基,让人觉得怪异倒在其次,它直接导致李家岙村,大龄男青年的终身大事要被耽误。

尽管李一江二弟李益贵在老家的威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李一江的负面影响。

但眼下全村有二十多户申请建房的残酷现状,和其它几件类似于承包款,误工补助等等,全部纠缠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真的是一团扯不断,理还乱的乱蔴。

“咳!一江这小鬼,他倒是聪明!”

老布法酒碗轻轻一顿,对着老亲家和寿叹了口气说

“他倒好,把这十多年的刺促葛藤的叽噪事丢下,屁股拍拍走了,这廿多户人家都要造屋,怎么办?”

和寿这几年老得特别快,但他已知足了。

他最要感恩的是他义乌的大哥,其次才是共产党。

所以他这几年经常去义乌,尽管如今他和大哥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他无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