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劫落!太渊月下收徒(5 / 6)

月铡之人的破绽;调配七武士,合理安排对战之人,以己之长、克彼之短。

放眼司空山,有这般谋略者,不在少数。

但能在事态如此急迫之下,迅速作出判断,并敢于向七武士提出对策,担起此计不通、事败致他们丧命的顾虑。

这足可证,你的心性并未拖累上天赐予你的过人智慧。

大多智者,临阵惧战,并非其谋略不够。

往往,便是因其身上担负着上千、上万、甚至更多人命,令其举棋不定、令其裹足不前。

心性不够,智慧便是多余之物。

知,不如不知!”

范贤静静听着,心底似有清风微微拂过。

并非被这新认的师父夸赞,而飘飘然。

只是心底似有明悟。

太渊长老侧头看了范贤一眼,又道:“为师亦是事后有所领会。

你在调配七武士之时,不仅思虑到七人的所长,彼二人之短。

还细致点明,让老莫为千峰尽护阵、请阎萝与吴支祁缠住敌手,令千峰尽与酒狂可毫无顾虑放手一搏。

这般布局,将原本苦战方可拖延之势,巧计逆转。

如为师没想错,你应是不想见七武士有太大损伤,可对?”

范贤默然点头,“那是自然的。七位前辈殊死力战,弟子又怎能不顾他们周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呵呵~~”太渊点点头,目中慈光更亮了些。

“智、者、无、情。

因为,智者眼中所见,乃是大局、大势、大结果。

天下苍生,可作智者盘上一棋、毂中一轴。

人命,与那朝生暮死之蜉蝣,又有何异?

不过都是这大千世界之中,堆砌城池、成就伟业、去旧推新,时光荏苒中亿亿万粟之一么。”

“那个,”范贤轻声道:“师父所说,弟子自知有理。可弟子并非那样的大智之人…”

太渊抬手轻轻一摆,笑道:“为师自然知道。

你不是。

若要收那样的徒儿,早收了。

有智之人,普天之下,虽说凤毛麟角,却也并非仅存一、二。

但为师能将一生所学、将后土阁三千阵徒交托的,又岂能是那般有智而对生死无敬畏之人?

后土之名,乃承天地之缺、补道序之漏。

为众生而立,为众生而存。

无大仁善念者,不入吾后土阁。

你对局势的判断,比为师强;你之果断,也比为师强。

但有一样,与师父一般无二。

舍不下。

为师当年便是因这三字,在先师灵前立下重誓,此生永不收徒。

皆因,为师不忍心让他人与为师这般,负起重担。

不过,你不同。

你比为师聪慧,心性亦比为师通透澄明。

有谋、有智、有德,拿人命当人命,对生死心存敬畏。

这才是…

总之,如果是你,一定会做的比为师好的!”

范贤无言。

此时此刻,他似乎能体会到一些老者心中那微妙又难言的感受。

如果是他,一定会做好的。

真的吗?

范贤不知道。

从未有人对他说过这些话。

老娘是个爽利之人,从来都是遇事不决一刀斩;

七爷霸道无匹,任何事情他老人家总是安排的妥妥当当,而他,在老爷子眼里还是个需要调教、磨炼的孩子;

老师方墨儒待他,亦师亦友,大多时候更像个祖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