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朝廷无大将【感谢朋友的推荐,谢谢!】(2 / 3)

老人咧嘴一笑,好像很看得开生死。

“前些日……我儿说……说什么一个外臣……外臣做了净军指挥使……咱家还……还不信,今日……见了大人……还真是如此……”

“呵呵……是呢!晚辈是个外臣!而且还是辽东过来的外臣!”

“咱家……咱家听我儿说了……说是咱家家乡人!”

“哦?”

刘卫民一脸诧异,不由看向一脸尴尬的黎忠南,他知道宫内有收养养子养老的习惯,但也大多都是些南来的宦官收养南人为子,北人收北人,很少会有北人收养南人,看向老人也不由伸出大拇指,咧嘴一笑。

“您老肚量……是这个!小子佩服!宫内可很少有您老这般的呢!”

老人见他如此夸赞,很是开心。

“大人可是不知呢,我儿啊……小时候那个惨哦……唉……过去喽……”

见老人摇头说着从前,刘卫民点头微笑。

“人呢,就这回事儿,先苦后甜,您老还算不错了,养了个好儿子!”

“您老辽东哪嘎啦的?”

“辽阳啊~”

“还真是家乡人呢,小子辽阳刘家寨的!”

“俺……张家堡的!”

“呵!邻村的呢!”

……

老人很健谈,刘卫民也没想到两家竟然居住的如此之近,两人也聊了许久。

这个时代能入宫为宦官的,基本上都是些可怜人,同时也是个幸运儿,最凄惨的是自己阉割自己却无法入宫为奴的,这样的“宦官”甚至连乞丐都做不成,最后也只能慢慢饿死在路边。

老宦官是自己阉割自己入宫的,是家里逃难入京后,实在是无可奈何,家中老人一咬牙下,将他私阉了。

阉割也不是谁想阉割就可以阉割,内宫有专门的人操持着这种行当,是需要缴纳不少钱财的,私阉的都是穷的叮当响,也没这个钱财,也幸好老人那时候身体还算好,活了下来。

在低矮房舍转了一圈,最后他也只能无奈离开,皇宫内有不少年老待死的宦官、宫女,每年也会有好些年幼的宦官、宫女入宫,刘卫民本想与皇帝商议商议,在宫内择一处院落,专门赡养这些年老宫女、宦官,不是他心有多善,而是想着用这种法子影响手下净军,可他也知道,皇帝是不可能同意这种事情的,笼络人心也得看情况,而宦官是一群极为特殊人群。

转了一圈也没想到太好法子,净军宦官早已被训练的极为听从军令,与各卫所完全不同,但这种听从比较机械,没有自己灵魂的那种。

想了许久,也没太好法子,最后还是决定先开个军事小学堂,先培养些合格军官。

大明看起来有完整的军事制度,兵部、五军都督府,甚至每年都会有一批继承父辈武职的人入京考核,可若说真正经过官方系统培养的职业军官,那是没有的。

大明很奇怪,文官统辖武官也就罢了,可也整些正儿八经,具有一定军事素质的文官统辖武官啊,事实并非如此,基本上都是些科道言官,先是京城里待几年的科道言官,然后下放到地方巡查地方军政,几年后就有了资格担任都督一职。

这种制度不是不好,或许大明期望这些巡查了一遍地方军政,就具有了军事基本素质,可这些人毕竟是科道言官,毕竟都是些靠嘴吃饭的一群人,再加上此时的科道言官只是朝廷各党派大佬咬人的鹰犬,想要有自己的思想,想要不受朝廷影响基本不可能,如此之下,能成为一代名将,那才是什么狗屁笑话呢!

什么熊廷弼,什么孙承宗,就算后来出现的袁承焕,刘卫民对此也根本不屑一顾,自古以来,就没哪个名将没有独立特性人格之人,一群只知道用嘴说话,只受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