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重塑大明还是有希望的【今日三章,第一章】(2 / 3)

个钢管一同拔了出来。

刘卫民有些急不可耐,拿着锤子一一将十六个钢管弄了下来。

“怎么样?”

刘卫民没有回答刘养的急切,而是用铁钳子夹住钢管,也不顾尚还炽热的钢管,仔仔细细检查一遍。

“将这些钢管先埋在炭石中,慢慢降火。”

刘卫民吩咐了一下,这才看向刘养,笑道:“看起来还不错,厚薄一致,也没什么致命伤,至于最后结果,还需等待明日测试。”

嘴里虽这么说,心下却已经认可,已经有八成把握成功了。

此次成功对他的意义太过重大,不仅仅可以让他尽快为军卒配上后装火铳,更能大大减少所耗钱财,说不定还能狠狠捞上一笔。

“枪管算是成了,其余的枪托啥的配件一定要尽快配置,按照我说的法子去做。”

“主人放心,工匠已经准备妥当。”

“嗯。”

或许他的法子别人没想出来,大明工匠对他所做的事情,也或许一时没弄明白,但只要看上一遍,立马就能重复做出第二个,第三个……

后装火绳枪最重要的就是枪管、枪膛,其余的都只是些小事,无论设计,还是制造枪托、扳机啥的,仅天才木匠小皇帝一人就可以摆平所有事情,对此并不担心,他需要做的是,将所有事情分开、标准化进行。

铸造可以标准化,锻造出来的却不可以,一点点用锤子锻打出来的,几乎每一个都是定制,这会浪费很多时间。

眼看着十六根钢管被放入暗红的炭石中掩埋,刘卫民起身走到钢铁平台前,心下却想着有更多钢铁时,要多弄几个这样的平台,锻压些铠甲之类。

“镇国,内阁方从哲、刘一、韩、沈淮、朱国祚,吏部尚书周嘉谟、工部尚书黄嘉善、刑部尚书黄克瓒致仕离职,你知道吧?”

“嗯,知道,不过这与小将有何关系?”

看着刘卫民毫不在意,刘养不由诧异道:“叶向高可是进京任了首辅,难道你不担心?”

刘卫民一愣,叹气道:“内阁如今就剩下叶向高、史继偕,又新进了东林党韩、拜在魏忠贤门下的礼部右侍郎顾秉谦、魏广微。”

“不仅仅如此,东林党星为吏部尚书、孙慎行为礼部尚书、王纪为刑部尚书、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剩下的户部尚书张问达,以及刚刚升任的魏广微一个工部尚书。”

“总体来看呢……朝廷还是东林党强势些,但是魏忠贤不也抢了两个内阁和一个工部尚书吗,也算是不错了。”

刘养见他一脸无所谓,苦笑道:“你小子是不是不知道叶向高的厉害?还是无知无畏?”

刘卫民却摇头笑道:“叶向高虽是东林党魁,此人声望也极隆,甚至也善于调和朝廷纷争,但他终究是老了,人老了,胆子就会变小,会因为家小而胆子变小,绝不敢与魏忠贤硬碰硬的。”

“反倒是孙承宗……此人不可小觑……”

“孙承宗?”

“嗯。”

刘卫民看向眉头微皱的刘养,笑道:“东林党创始之人是顾宪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所谓的东林八君子。”

“其后就是内阁首辅叶向高、吏部尚书星和已死的李三才,至于刑部员外郎顾大章、兵科给事中杨涟、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户科给事中魏大中等等只是些中流之人。”

“东林党于朝廷大大小小几十上百号人,可这又如何?”

“小将的大舅哥是个长情的人,东林党当年尽管支持小将老泰山,但对大舅哥真心好的,也就孙承宗一人,大舅哥又不憨不傻,谁对他好还是分得清的,所以呢……魏忠贤若想对付咱们的兵部尚书大人,那可着实不会容易了,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