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这就是大兄【第二章】(2 / 3)
心看了眼眉头紧皱的皇帝,犹豫道:“陛下是说……粮庄里的粮食吗?”
朱由校抬头看向张嫣,摇头自嘲道:“他们……是看中了代王、衡王、周王、福王、鲁王五王的田地。”
“啊?”
张嫣又有些不解道:“臣妾不懂,怎么还与五位王爷有关啊?”
朱由校叹气一声,苦笑道:“大兄原本两三千顷田地,后又得了李三才的,曲阜孔府、福王、周王、衡王、代王、鲁王的,除了五位王府未能离开大明本土子嗣养家田地外,所有田地都入了卫民粮庄,共计……五万一千余顷田地。”
“五万一千顷,五百一十万亩,以大兄规矩,一亩田,佃租一成,须售粮与卫民粮庄两成,也就是三成,一亩田产粮三石计,一亩田得粮九斗,五石麦可售一两银,大兄名下田地,一年可得百万两银。”
朱由校看着张嫣,突然问道。
“多么?”
不算不知道,朱由校计算过之后,看着眼前算不上威严的面孔,张嫣不由微微点头。
“大兄田地是父皇与皇爷爷赠给的皇庄,各王爷名下也多是王庄,除了李三才之田,五万一千顷多为免征赋税之田,大兄自今年起,每年需纳税十万两。”
“十万两……与百万两相比,差了太多,你可曾计算过河南、两淮大兄损失,受灾之地免纳租之粮,每亩反哺一斗粮,福王之田,周王之田多在河南,仅福王之田近乎三万顷。
五万顷田地,佃户售粮与粮庄,粮庄又售粮于民,一年可得银百万两,皇后却未想过,粮庄购买佃户之粮所付,仅此一项就高达六十万两。”
“购买农户粮食的六十万两,加上需纳税的十万两,大兄所得不足三十万两,河南、两淮损失就已经是亏了,这些还没计算存储运送粮食的花费,没算人工费,没算永远看不到的费用,看着大兄成了大明朝最大的地主,今年却是亏的。”
“原本就替朕,替大明朝背下了数亿银两债务,今日如此亏损之下,朝臣还要觊觎粮庄粮食,换做是朕,朕也是不可能答应的!”
张嫣越来越看不懂眼前的皇帝了,未入宫时,民间就有“木匠小皇帝”之言,与不上朝的万历帝没有多少区别,混账无能传天下,无论自己如何劝解,他也不曾解释过半分。
听着他说着那人所占田地五万余顷,听到每年可以售卖百万银两,整个心脏都开始颤抖,到了最后,竟然怪异不解,百万两银钱竟然还是亏了?
……
“陛下,刘驸马这是……这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
朱由校看着一脸疑惑美丽面孔,竟然莫名有些索然寡味感来。
“当大兄一味占了田地,与百姓签订了契约后,皇后就该知道大兄究竟在想着做什么。”
“大兄给百姓的条件太好了,赋税不用百姓自己交,田租仅一成,天下间可有一成佃租之人?纵然是三成佃租,今天下都是万不存一,再加上灾年反哺,尽管佃户有售粮两成与大兄的契约,可粮食卖给谁不是卖?卖给了大兄,灾年来了,粮价一日涨似一日,大兄只以售粮之时增价一成反售,而且还另有低息借贷。”
“皇后……”
“告诉朕,你可曾听闻,整个天下有过谁这么做过?”
“……”
“告诉朕,你若为民,你愿意成为大兄的佃户吗?”
“……”
“告诉朕,你家有千顷田,希不希望这样的无规矩之人彻底垮了,被朕砍了脑袋?”
……
没有人回答,只有墙角微微轻动的遮帘……
“大兄贪恋权势吗?”
“或许……吧……大兄做这样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