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庞大的宗室群体【第三章,谢谢朋友推荐和月票,真的感谢!】(2 / 3)
给十三万三千在籍宗室发放俸禄,一人合不到二两银子?
周王、晋王、鲁王、楚王四个王府是人丁最多的王府,周王田地五千顷,在籍册人丁五千多人,每个人平均算是百亩。
事实上根本不能这么计算,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将军、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个等级,周王不是福王人丁这么单薄,周王第一代是太祖第五子,两三百年传承下来,朱姓子孙五千,而王府与世家家族一般无二,第一代还能多给一些家资,第二代、第三代会越来越少,到了现在,周王府已经传承了十一代人,下面最底层的朱姓子孙可想而知会如何的凄惨,按理说,只要在籍册之人,最少也会有年俸禄两百石,两百石也算能过得挺滋润了,可周王府在嘉庆年间,朝廷就欠下了高达三百万石,到了现在谁能想象究竟欠了多少。
年年欠俸,原本宗室是不能随意跑去京城的,几十年来却是年年都有各王府宗亲跑去京城告状,尤其是周王府告状最勤快,甚至逼迫着万历帝不得不定了规矩,只要离开了王府的那一刻,俸禄就算没了,啥时候回了王府,啥时候有俸禄,更是极为严厉,但凡寻到了个错,就会取消宗籍,贬为庶人,辽王就是寻了个错直接取消了封国。
年后刘卫民就早早将福王、周王、代王、衡王,以及给他捣蛋的鲁王送去了安南,所以他对周王府了解更多些,周王府的七十五个郡王,数百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将军也全被他扔去了安南,被他扔到安南的郡王就有小两百,将军封号的就有小千把,至于这些人去了安南后会如何,就让他们自个的王爷家主去头疼好了。
他对于这些人比较了解,可也只是字面上的了解,并未深入了解,更不晓得原来朝廷欠了他们这么多钱粮。
听了田珍话语,刘卫民就知道皇帝大舅哥询问他的话语,可他怎么回答?二十万银钱给十来万宗室发放俸禄,若是那些在顶端的亲王、郡王、将军们能够平均分配给每一个族人田地,就算不要一文钱的俸禄,也是没问题,可这可能吗?
没有田地的无数底层族人,一年二两银让一家老小怎么活?
不能经商,不能科考入仕,不能做工,甚至成为地主的佃户都不能,二两银子,咋活?
正当他紧皱眉头不知该如何回答时,户部给事中薛国观上前拱手一礼。
“陛下,宗室之人俸禄太高了,我朝根本无法承担,刘驸马也曾言,此时正是小冰河时期,去岁山东大震,今岁又有河南、两淮水灾,来年又会如何?”
“二十万两虽少,但各王府各有无数田地,臣以为,各王府足以自养自足。”
御史石三畏、御史李灿然、御史刘宇亮、御史张至发、御史胡良机、礼部主事温体仁……
不管是五党人,还是东林党,甚至连崔呈秀等人也跑了出来。
朱由校看着一群低级官吏们跳了出来,眉头微皱看向同样紧皱眉头的刘卫民,两人目光碰撞了下。
刘卫民无可奈何,只得站了出来,拱手一礼,说道:“臣知道田大人是河南之人,而河南原有九位亲王,今只有七位。”
“陕甘有秦王、瑞王、肃王、庆王、韩王五位亲王。”
“山西有晋王、代王、沈王三位亲王。”
“河南有周王、唐王、赵王、崇王、潞王、福王、郑王七位王爷,若算上被罢去伊王、徽王,是九位。”
“湖广有楚王、岷王、襄王、荆王、吉王、桂王六位亲王。”
“山东有鲁王、德王、衡王三位亲王。”
“川蜀有蜀王、荣王两位亲王。”
“江西有淮王、益王二位亲王。”
刘卫民缓缓说着大明朝现存的二十八个亲王,说道:“河南彰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