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小帅是小汗(2 / 3)

南返,此次南返并未自大同入宣府南返,而是沿着草原向东,自鞑靼右翼三部的左翼永谢布部族地,自白马关之北的虎尔哈族地返回京城,儿子都是了济农小汗了,若不敲打敲打永谢布部十来个小部可不成。

万军趟着三尺厚的积雪艰难跋涉,纵然如此艰难,本是步卒的中军也是不愿意丢掉自己得来的战马,依然拽着战马艰难跋涉,已经长了点肉的刘卫民拉着儿子,媳妇和三个小儿媳则坐在巨大的爬犁上,有厚重幄布阻拦寒风,跟个巨大房子似的爬犁并不是很冷,如此爬犁有数百个,全是些年老体弱或是伤病军卒,儿子已经两周岁了,庆生是在战马上度过的,包裹着严严实实坐在框篓里,看着老爹拉拽着战马迎着冷冽若刀的寒风,看着无数军卒迎着寒风艰难前行,这就是朱慈爝两岁的庆生,几十年后,在临死的时候,他忘记了许许多多事情,唯独这一幕被永远的雕刻在最后记忆里……

永谢布部成分很杂,主体是阿速卫、钦察卫、养鹰人、工匠、党项奴隶、辽东逃离的北元部族,总之一句话,除了原本部族外,基本上就是北元撤离中原时逃难撤回之人。

北元时,蒙元是第一等,色目人是第二等人,而能够存活到最后的亲卫多是色目亲卫,这一带的牧人尽管经过了数百年的融合,皮肤依然有不少白皙之人,碧眼、棕眼、高鼻梁、大眼睛、轮廓立体感较强之人颇多,这也是因何宣府出美女的原因之一。

北元刚撤入草原时,因为这里的色目北元亲军护卫较多,也就成了瓦剌出身的太师最为支持的部族,一开始强势,太师死后,这里也成了鞑靼各部仇恨打压最重的地方,自此永谢布部再也未出现过鞑靼真正权势之人。

不被鞑靼各部所喜,实力也不强,大些的部族也就能拿出五六百牧骑,可却喜欢跳腾,折腾大明朝边关,而当年戚帅的江浙军卒原本就驻扎在左近。

刘卫民前来就是准备挨个敲打敲打,早先就随着卜失兔惨败,如今刘大驸马这位济农老爹来了,逃不敢逃,打又打不过,十余个台吉领着几百号人跪在雪地上,老老实实奉上贡品。

按照鞑靼人的规矩,甭管谁得了势都要敲打敲打永谢布部的规矩,刘卫民也一一敲打了个遍,本想找两个刺头砍脑袋,却发现个个都老实恭敬得跟个啥似的,除了得了几十匹马和十来个鹰奴外,屁好处没捞到。

自白马关入关,见到的第一个人却是一身冰雪的童仲揆。

“大帅辛苦!”

看着眼前大将胡子拉碴,上前捶了下他的胸口,笑道:“瘦了些,挺好!”

“大帅更瘦些。”

“唉……”

刘卫民拍了拍他的肩膀,叹气道:“不说了,草原冻死了牛羊无数,你们有口福了,本总管可是拉了不少呢,够你们天天吃肉到开春的。”

童仲揆跟在身后,说道:“大帅让人送来的还有些呢,就是……朝廷好像有些不满……”

“不满?不满什么?不满给守边将士吃好一点,还是不满送粮食救济北方鞑靼?”

刘卫民嘴角一阵不屑。

“爱不满不满,你们甭去管他们,也不用替本总管担忧,给你们,你们就放开肚子吃,放心大胆的吃!”

“不满……哼!老子还不满呢!”

童仲揆一脸苦笑,刘卫民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来,说道:“一恼火差点把正事儿忘了,一会让人去各边镇卫所,就说是老子说的,老子的儿子成了右翼三部济农,都他娘地给老子将眼睛擦亮些,不许烧山、焚烧草原,更不许出关攻打,旦有入关闹事的蒙人就给老子抓起来,送到老子跟前,老子来砍脑袋!”

童仲揆一惊,朱慈爝为鞑靼济农之事还未传入关内,哪里能想到有这样狗血的剧情。济农就是大汗之下小汗,地位尤为尊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