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补习班(2 / 3)
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冯白倒不太担心,自己学这玩意儿上手快,多刷题就有了。法规和职业道德这科则比较枯燥,全靠背记,没有捷径可走。
做为一个中年人,记性肯定比不上小伙子,只能硬着头皮死杠。
这一背,时间不觉到了中午,上午的课也结束了,园园下了楼。
“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就是听课呗!爸爸,我饿了,我想吃茶餐厅。”
十九岁的园园正处于代谢率极快的时期,加上读书费脑,饿得也快,顿时经受不住。
“吃茶餐厅啊……我们还是吃别的吧。”冯白这才想起自己这个月的零花钱只剩几十块,早上杨一楠只给了他父女五十块伙食费。
去茶餐厅,开什么玩笑?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只要进了茶餐厅,园园不吃个两三百块不肯罢休。
“不,我要吃茶餐厅。”
冯白一鼓眼睛“吃吃吃,就知道吃。茶餐厅不是小笼包就是河粉,全是碳水化合物,血糖一上去就犯瞌睡,下午还怎么上课,这叫科学。”
园园不依“我就是要吃。”
冯白不理睬她,对旁边的一个炒饭摊喊“老板,炒两碗,再配两个小菜。对对对,切一盘卤肉。”
园园大叫“炒饭就不是碳水化合物了,冯白,我恨你!”
冯白“别闹,你不饿吗,饿就快吃。”说罢,就扫了老板挂在脖子上的二维码,付了钱。
园园突然安静,大口地吃着饭“老白,你好可怜,哎……炒饭不错啊,比茶餐厅好吃!”
她虽然和她妈一样性子急,却心疼父亲。
突然,有片鲜红的花瓣落到那份卤肉上。
冯白抬头看去,路边的凤凰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春天就在不经意中快要结束了。
他轻轻哼道“蝉声中那南风吹来,校园里凤凰花又开……”
“什么歌,挺好听的。”
“《毕业生》爸爸小学毕业时唱过,咱们七零后童年记忆。”
园园“春日游,红花落满头。”
“你倒是挺有文采的嘛,怎么写起作文来那么痛苦?快吃,吃了还得坐十几站地铁去补课呢!”
下午的作文课并不在这一区,而是在二十多公里外的一所教育机构,路上就得四十多分钟。
作文班比立体几何补习班学生人数多些,有十一个。
冯白来得早,就让园园自己在教室外面看书,他则溜进来教师的办公室,询问女儿的学习情况。
和上午那个老头不同,作文老师是个中年女教师。据说从前也是市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后来辞了职跟着丈夫出国。归国后就进了这家教育机构,不然,这种年富力强的重点中学教师也不可能开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们运气不错。
老师不太客气,说作文没有任何捷径,不外是平日读读书,积累词汇量,磨练文笔。另外,现在的作文要紧跟时政热点,比如一带一路,又比如环保。你家孩子好象对这些都不知道,落笔自然言之无物。对了,你家孩子平时看新闻看报纸和课外书吗?
冯白回答说,高中学习那么紧张,平日里电脑、电视和闲书是不好让她碰的。
女老师大为生气,训斥冯白,你是怎么做家长的,你想把你孩子养成书呆子和废物吗?语文和别的学科不同,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社会接触,深度和广度都要兼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工夫在诗外。”
冯白腹诽我倒是想让园园加强课外可这孩子对文科没多大兴趣,还有,杨一楠她也不允许啊!
也对,老师这话说得在理,园园在这方面是得加强,我回家后和杨一楠谈谈。
从老师办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