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梓枫文试(上)(2 / 3)
此次的文试考题。
“登上闻涛楼,即景即情创作,文章、诗词、音律、丹青皆可,限时半天,可提前交卷。音律五层、文章诗词六层、丹青七层……”
交代完一系列杂事,赏心悦目的师姐便消失在了楼上,数位师兄上前来带领众人登楼,萧钦混在人潮中,心下感慨不已。
就是这种简单宽泛的试题,而且不限制答题形式,看起来考得不仅是学识,创造、才思、性情,似乎都能从此间探查出来,那位儒师剑宗出题不可谓不用心。
不过这倒是正撞他枪口上了,只是不知道另一界脍炙人口的名篇,是不是能合那位儒师剑宗的胃口……
萧钦径直走上六楼,拿到纸笔之后,望着窗外的云梦大泽,稍微回忆了一下,便嘴角带笑地开始工工整整地默写记忆中的文章。
本来就不长的文章,删减修改了一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萧钦很快就默写完了,他细细查验了一遍,确认没什么漏洞,便交了上去。
也许是他这样只是来文试调剂心情的武者年年有,收卷的导师是个颇为和善的老者,正拿着在他之前交卷的某人的卷子细看,见他也交卷,便笑着将卷子收下,示意他悄悄离场。
萧钦也微笑表示了一下感谢,便安静地走出了考场。
萧钦并不太在意这文试,只是个调剂而已,对他而言真正重要的,还是两天后的梓枫武试,毕竟他大小是个世子,没什么仕途的打算。
一身轻松地走下了闻涛阁,萧钦忽然听见了临江广场远端飘来的悠长笛声。
越姬的舞艺管弦造诣极高,在母亲手把手的言传身教下,萧钦即使自己手艺平平,但是鉴赏的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眼下这曲子清越空灵,动人心弦,且与风声水生相得益彰,似乎是为了这场文试所做的乐谱,萧钦不由得起了好奇心,便循声走到了演奏者的身边。
吹笛人是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望着眼前的云梦大泽,似乎陷入了某种沉思。
少年的乐艺不俗,一时间甚至有飞鸟游鱼循乐声而来,随笛声飞舞游动。
一曲终了,萧钦不禁鼓了鼓掌,那少年对他微微一笑,算是表达了谢意。
也许是文试勾起了一丝前尘回忆,也许是那乐谱确实极动人,也许是萧钦太闲了。
总之,萧钦鼓完掌,仍旧意犹未尽,忽然心血来潮地笑道“这样好的曲子,没有填词也太可惜了。”
话罢,萧钦便抽出长剑,按照那少年之前的乐谱轻轻弹剑击节。
那少年目露奇光,却也立刻吹笛相应,萧钦便朗声开音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萧钦遗传了越姬的好嗓子和好乐感,那少年的笛音又格外优秀,两人这一番举动顿时吸引的便不只是飞鸟游鱼,连闻涛阁上文试的考生和监考的师长都有从窗口探头观望的。
那收卷的老者正拿着那曲谱细究,听闻歌声之后,为填词者的文采惊讶,眼中惊奇之色渐浓,于是便走到窗边准备一看究竟。
待看到萧钦的时候,老者显然对这个他以为是来调节心情的少年还有些印象,不由得起了好奇心,回桌前翻出了萧钦的文章,细细地品读了起来。
只是这一读之下,老者的眼神却渐渐明亮了起来,尤其是看到那一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时候,眼中神采越发飞扬,几乎像是一团将息的烛焰,重又焕发初燃时的沛然光辉。
又好像是伏枥的老马,重新想起了年轻时追风绝影而行的热血岁月。
老者取出朱砂印章,在文章下印了一记,递给了一边整理试卷的书院学生,带着些郑重叮嘱道
“放进一类甲等,告诉儒师说是我亲点的梓枫文魁候选,另外誊抄一份,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