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十三章 傩戏赐魂(2 / 4)
等的。一进藏书阁,除了高耸的书架云梯,还摆了五花八门的物件。赵起是工部的老人,自然对这里的归类比王劭熟悉。但他并不知道王劭要找的具体是什么,只能挑出来了再让王劭一一过目。二人一排一排的翻,又一类一个类的找,一楼楼的爬,夜过三更也没找到想要的。
王劭正仰头查看着如高墙般的书架目录,听得不远处赵起轻声朗读的声音“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沦波舟。
“这是什么书?”王劭问
赵起翻过书表面,说”《拾遗记》,王嘉所著。这王嘉是什么人,没听过啊。”
“且不管他是谁了,还写了些什么?”王劭继续问。
赵起继续念道“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瞭如亲睹。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国人今献此石。或有投其石于溪涧中,则沸沫流于数十里,名其水为焦渊。”
“这是什么石头,萤石么?”王劭一听记载有奇石,立刻来了兴趣。
“若萤石,只发光,不燃山沸水啊。”
“还写了什么?”
“臣国去轩辕之丘十万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铜,铸为大鼎。臣先望其国有金火气动,奔而往视之,三鼎已成。又见冀州有异气,应有圣人生,果有庆都生尧。又见赤云入于酆镐,走而往视,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弥信仙术焉。授始皇炼冶之术,铸剑有三,曰此剑可万年不朽,弯而不折,曲而可复。临别,赠陨铁一枚,曰此铁可唤生死。”
“此铁,可、唤、生、死?!”王劭一字一顿地重复着。赵起听到王劭异样的声音,停止了念读,抬起头看到他目光发直,口中还在喃喃地重复最后一句话。他走过去轻声问“少府,你没事吧?”
王劭这才醒悟,说“这书可否借出?”
“应该可以,书上并未标注禁止带出的字样。等天亮时我们登了记便可借出。”
已过四更,二人事先交代过要通宵查阅,当值人员也就锁了大门自行去休息了。二人便找了空处休息。等天亮出门时,守门官见二人要借《拾遗记》,笑着说“既然将作少府和赵匠爱看这类奇闻怪事之书,不如再看看张华所著的《博物志》。” “好!一并借了!。”王劭很有兴趣。
顺利借了书,王劭特地把书揣怀里,甚是兴奋,恨不得马上飞去荆州告诉掌笠。不过,这仅仅说有陨铁所作的阴兵符,但这阴兵符什么样子,现在在哪儿,还不可知。王劭交代赵起,把能找到的秦朝的符节、兵符、令牌的图样都画下来。自己则要再好好读读这两本书,另外再查一查作者的来历。
二人约定,明日一起启程去荆州。
晚上,王劭跟父亲辞行,王导得知儿子要去荆州,嘱咐说“荆州现在是庾亮所据,此人独断专行,与我屡有政见分歧。你此去一定要小心周旋。”王劭点点头表示记下。
去楚地,必过荆州。
荆州,楚都城郢之所在。禹治水患、割地布、划九州,始有荆州(其余八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境内荆山得名。扼长江之堑,据江湖之会,镇巴蜀之险,自古兵家必争。诸葛孔明传世之作《隆中对》一语道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且不说春秋战国秦汉之远,单魏蜀吴为争夺荆州引出不少典故“刘备玄德借荆州”、“鲁肃子敬讨荆州”、“周瑜公瑾谋荆州”、“关羽云长失荆州”。
发五猖
踏入荆州城,叔子感叹“东望武昌兮云历历,西连巫峡兮路悠悠。好一个铁壁铜关荆州城。”荆州城墙高筑,门楼巍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