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别处都往一吊铜子儿去的喱!咦,你们这些书虫子不是最爱读他老人家的文吗!十五钱算得了什么呀!”

少年郎苦笑着摇摇头,抬眼见英台还徘徊在靠近店门那里的书架前,忙直了直身子,道“嗨,那位兄台。”

英台下意识的往他那边一看,有些疑惑他竟然是在叫自己,问“怎么?”

少年郎朝她展颜笑道“这本书是你的了,我的钱不够。”说这话时让英台明显看见他的一点无奈。

英台来到柜台前从掌柜手中接过书,翻了几页大统一阅,朝掌柜的道“这书我要了,哎,你这里的书也太少了些,我找了半天就这一本能入我眼的。”她有意的想打打这掌柜的气焰,又看向旁边的少年郎,笑道“多谢仁兄有心相让。”

对方轻轻摆手道“也不是有心相让,实在是出不了这闲钱。”

这时滢心便大包小包的走进来,一看到自家主子就埋怨道“一出门就钻书肆,害我好找,走吧,那船就要开了。”英台一听就慌了,拿着书向少年郎拱手一礼后便跟着滢心出了书肆。

刚迈出书肆店外,这时一个黑影跑出来,恨恨的撞了滢心一下,“滢心当心!”

英台把她拉起来,滢心叫道“包,我的包被他抢去了啦!”哭了起来。

英台立马追了过去,那小偷跑的挺麻溜,眼看就要消失在视线中。不知哪儿冒出来一个人,跑到了英台前面,向小偷那头紧追不舍。那小偷体力不支,慢了下来,后跟的那人一脚踢到路边的沙包上,沙包朝小偷飞了去,砸在他身上。那人一箭步飞去把小偷手上的包裹夺了回来。

英台好不容易追了上来,累得说不出话,半晌才定了神,认出原来是让书的那位公子,她礼貌的施了个礼说道“这位仁兄,多谢仗义相助。”他这时听到她的声音,回过头来,与她相视,然后轻快的笑了笑。英台愣在那里,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他。他把手中的包裹递到她跟前,见她没有接的意思,疑惑的叫道“兄台?”英台回过神来,满脸红霞,用一口地道的雅言(古代官方语言,晋代为洛阳方言)吱吱唔唔道“是,在下失礼了。”忙把东西接了过来。

“兄台下次可要多加防备才是。”那人彬彬有礼道。

这时滢心跑了过来,一把抢过包裹带着哭腔,嚷道“菩萨保佑,不然小姐会骂死我的……”她又把小姐两字脱口而出,英台咳了一声,她便戛然而止,改口道“这是小姐给少爷的,要是少爷把它弄丢了,小姐可不依啊!”英台暗自夸滢心机灵反应够快。

一个貌似书童的少年也凑了上来,忙着打量着那个少年郎,问“公子您没事吧?”

“没事,只是个小贼。”

“出门时夫人再三叮嘱不要惹事……”

“这是打抱不平……”他反驳道。

“在夫人眼里都是一样的!”书童白他一眼道。

“仁兄这是去哪里?”英台问。

“去功书,兄台呢?”

“我也是,去尼山万松书院功书。”

少年笑了,拍了拍身上的书箱,说道“我也是那的学生,兄台哪里人?”

“上虞祝家村,仁兄贵姓”

少年把书箱放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向英台行了礼,自我介绍道“免贵姓梁,名山伯,自会稽梁家庄而来。”

英台回了个礼,说“我姓祝,名英台,这下好了,一路上有了个伴儿。”

这时的英台暗自庆幸自己自小就跟着私塾先生学习说雅言,两人话语倒是十分投机,可怜旁边两书童正在大眼瞪小眼。滢心得知这个书童叫四九,冒冒失失,一点都不懂得怎样取悦女孩子,她转念又想这里哪有女孩子?他把自己看作男子,那她就是男子。

四人回到船上,梁祝二人并肩而坐,四九把身上的担子放下,从包裹中拿出一个白面馒头递到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