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 / 5)

了出来,手中纨扇缓缓的摇曳着,道“你什么?不愿来就别来,来了又能奈我如何?”他一眼看向山伯便收回了笑容。

山伯确定他们是认识的,所以不想打扰老友重逢,便告辞离去。孙立诚目送着走远的山伯,露出一丝笑意,道“这人真是不错嘛。”

“吃没吃饭?咱这里的火食不错,就是淡了点,我请你吃甲膳怎样?”马文才咧咧嘴,拍拍好友的肩膀。

“什……么甲膳?”好友一脸疑惑。

“我们这里分甲乙丙丁,看你这么油光水嫩的,今天就吃丁膳吧,我请客,包你吃个够,还能被撑死,走。”说着马文才就拽着孙立诚往外走。

这新来的孙立诚也是个官宦子弟,父亲任职长史,从五品上阶。既与马太守在朝是同僚,也与其私下是世交。因这一层关系他与马文才自然是再熟悉不过的,两人可谓是竹马之交。马文才生性孤傲,不善言辞,儿时在家中的那些亲戚姊妹们都不太待见他。只有这个与他非亲非故的邻家孩子知他懂他,与他甚好。于是两孩童吃住一起,同来同往。

立诚的性情与文才截然不同,他交友广泛,喜好游历,虽称不上豪情四射的侠士,也算是个飞杨洒脱的游子。他背着父亲从家中跑了出去,一整年都在全国各处游走。这一路上结下了不少达官贵人,也有很多江湖侠士。他喜上了骑射,常去山林狞猎。因此他和其他的那些名门公子们有区别,与马文才也有区别。他抛去了门第观念,与各个阶层的人打成一片,那些朋友们都会拥护他,于是他在外面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

他的这一行为当然遭到了家族的压制,孙明孙长史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非常担心,担心儿子再这样下去会被家族彻底抛弃,终为弃子。他绝对不能看着儿子就这样沉沦下去,所以他找到了老友马华池商量对策。两位父亲商量把他们送进书院,让他们静下心好生念书,这样既能让他们多多学习,也能让孙立诚与世隔绝,和那些狐朋狗友们完全失联。

对于书院,立诚是完全抵抗的,自从前些天父亲派人把他从外地给押回来后,他就被父禁足于家中。闷了近一个月才放他。父亲只准他来书院,若是不愿就继续待在家中。他别无他法,经过一天一夜的思想斗争后他背起最喜爱的长弓踏上了求学之路。这一路上倒是没闲着,交上了两位侠客,这也算是有收获的啦。于是行程耽误了好几天,在家丁们的一再摧促下他才依依不舍的与侠客告别。

孙公子来这书院也是纯属无奈,说是被绑来的也不为过。他那洒脱的性情现在让他吃了些苦头,对他来说念书就是吐不掉咽不下的苦头,包在嘴中的那个难受劲儿让他浑身不自在。不过,当他置身于这尼山之中时,却心旷神怡,这里简直就是另外一片新天地!哈哈,老爷子,有意思,有意思!他暗自狂喜。他想父亲并不知道这里的环境,所以才非要把他给扔了进来。

“察举会试考功名?我为什么要考那个东西呢?”晚上,他在自己房中抱着枕头坐在床榻上,发髻松松散散的垂上,目光呆滞,歪歪扭扭的晃动着散乱的衣袖。

他的发小此时正把玩着他的弓,时不时的瞅着他一眼,嗔怪“来书院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能在外人面前昂首挺胸,在家人面前做根栋梁。”他又放下手中的弓踱起步子,见对方没应他后,又补充道“既来之则安之,还好,这里有我陪你,你也不算寂寞,快点睡吧,明个还要早起。”

一听‘早起’二字孙立诚彻底绝望了,他‘啊啊’两声后把枕头重重的丢了出去,文才躲闪及时才躲过一劫。这时,文才两耳微动,停下动作向外问道“谁在那里?”紧接着他一个箭步冲出房门,黑漆漆的夜幕中忽见一道黑影从他眼前闪过。他快速追去,但那黑东西却不见踪影。

“怎么了?”孙立诚也跟了出来。

“刚才有人在窗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