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5 / 5)

是她生命中那一点点光明。

可是这样的一点光明很快就熄灭了,半年后,他也离她而去。

话说,秦汉时期,在巴邑有一个名字清的妇女早年守寡,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也许这就是统治阶级最早为贞妇树碑立传的事例了吧。由于秦始皇早年受生母乱性的影响,十分看重女人的贞操,所以也非常尊敬那些失去丈夫常年依然守身如玉独守空房的贞节烈女。他先后在泰山,会稽等地刻石提倡贞节“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静。”等一系列的建筑,此等建筑就是所谓的贞节牌坊。

不过后世的几百年间则对贞节有所宽松,妇女改嫁的事也是履见不鲜。那些京城皇室更是如此,只要妇女失去的丈夫,待家中守孝三年便可自行改嫁。这种允许女人改嫁的行为在当时被誉为是一种美德,也是对女子来说是件幸事。

尽管西晋时期,‘改嫁’一事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在祝家庄却是行不通的。祝公远的曾祖母二十岁那年就守了寡,一直坚持到七十岁。有此表现,祝家宗族为她建了一扇代表的守贞荣誉的牌坊,从此祝家代代为此骄傲。并且立下规矩,祝家的世世代代绝不会发生‘改嫁’事件。

关山月就这样被困在祝家已有八年之久,饶是她无亲无故,又无夫无子,而且身患残疾又聋又哑。在祝家的地位可想而知,除了自己的那两个小叔和那个好心的小姑时不时的过来给她一些温暖,再无他人。府邸的下人们也是对她不管不问,身边只有一个不冷不热阴阳怪气的贴身丫头小环。至于她的公公婆婆,只能逢年过节才见一面,她想他们早就忘记她的存在。

这时,大门又一次的被推开,进来了两个家丁,他们抬着一小缸冰砖进了大厅,把冰砖放在大厅中央之后,两人向这位女主人微微行了个礼,并没有说话就离开了,也许他们认为她反正是听不见的,不想多费口舌。她笑了笑,来到冰砖前仔细端祥着,心想还是七弟真心为我着想!心中一丝喜悦参杂着淡淡苦楚。此时才觉得清凉无比,或者今晚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

慢慢长夜,不知不觉度过了上千个。一间房,一张床,一个人,一颗心。这些,全被那一扇门所困,困着一天又一天,捱过一年又一年。这一世,已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