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游山玩水(1 / 2)

回到市区,已是临近晚上七点。

老师们皆有些乏累,匆匆吃过晚餐,便都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

柳琦铭与田甜所在的房间,有一台联了网的电脑。她一回到房间,澡都没有顾得上洗,就坐到了电脑前,开始津津有味的整理起,今天拍的那些照片。准备挑选一些满意的,上传到两人的qq空间里去。

柳琦铭洗完澡出来,发现她还在弄照片,对此有些无语,于是不禁出声提醒“田甜,你也不觉得黏得慌?还是先洗个澡再来弄这些吧!又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田甜鼻翼翕动,扯起衣服闻了闻,然后飞一般的冲进了浴室。

与此同时,同层的另一个房间里,老夹着一支烟,斜靠在窗口,遥望天边黝黑的山脉,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渐渐坠入沉思。

良久,老白的眼神逐渐坚定,似乎做了一个决定。

……

翌日,清晨六点半,柳琦铭以及老师们,皆在酒店的叫醒电话铃声中醒来。

按旅行社的安排,上午将要去漓江泛舟,还有逛兴坪古镇。

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终见漓江。下车之后,步行至杨提码头。

太阳刚刚冒头,时间尚早,所以码头上的游客并不多。

不多时,柳琦铭、田甜,还有一干行政领导,便穿好救生衣,率先登上旅行社提前预定好的木舟、竹筏。

木舟稍大,竹筏稍小。本来柳琦铭是想带着田甜,乘坐小竹筏的。但老白强烈建议他两乘坐木舟,估计是觉得木舟安全一些吧。

从善如流,既然老白有此顾虑,柳琦铭也没在勉强。

其实,在柳琦铭看来,哪怕不小心掉进漓江,也不会对他俩造成什么影响。毕竟他和田甜,一个是江边长大,一个是海边长大,皆是个善游者。

其他人,紧随其后。

二十来条竹筏、木舟,载着众人,或并驾齐驱,或船头接船尾。紧密处,两舟两筏之间,甚至可以指尖相触。

顽皮的年轻男老师,随手舀起一捧江水,泼向临船的女同事。惊起阵阵尖叫,好不热闹。

泛舟漓江,不禁让柳琦铭想到了,现代作家陈淼于1962年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桂林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啊~琦铭,琦铭,你看,二十块钱上的景色耶,快,快给我一张!”田甜拉着柳琦铭的手臂,兴奋的摇晃着。

“好好好,给你给你,你别摇了。”

从钱包里找出一张二十元钞票,递给一副没见过世面模样的田甜。

“呀,真的是这里耶!琦铭,帮我拍张照片好不好?”

“嗯!”

操船的老汉,关掉了马达,很是善解人意。

“咔咔咔~”快门声响,手拿钱币,笑靥如花的田甜,便定格在了这山水之间。

在九马画山上岸,就到了上午的第二站——兴坪古镇。

青砖青瓦青石板,雕龙画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房子的屋顶上都长出了茂盛的杂草或小树,有的墙上铺满了厚绿的青苔。

踏着石板路,逛着老房子,看着这安静的小镇,古色古香,它的安宁与都市场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有装修别具风味的旅馆,卖各种手工艺术品的小店,松花糖等特色小吃,外国人开的卖油画的艺术店,还有古戏台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