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心有所向(2 / 2)

转不了局势。

“老夫有一故交,叫汪若海,擅军事,上次就是他给老夫提议请立殿下为大元帅,带兵镇守安抚黄河以北,以此来拖住金兵的后方,解京城之围,”曹辅爆出了一段秘辛“老夫奏表呈交圣上,拟任命他为参谋,并准备派其到殿下身边效力,但宰相何栗坚决不同意,以道路不畅为借口,结果没有差遣。幸好后来圣上醒悟过来,令人以蜡书送来了诏命。”

呃,还有这么一段插曲,赵构不禁动容,这才是大宋的肱股之臣啊!

“那汪若海何在?”赵构眼睛一亮,这是个人才啊!他曾经看过《宋史·汪若海传》,对这个奇人印象颇深。

宋史记载,此人平生豁达,高风亮节,眼光独到,擅长谋略,能言善辩且气概豪迈,为人沉稳持重有气度。

这个评价可不低!有这样的谋士在身边,能省去多少脑细胞啊!

“他是太学官,目前尚在京城,殿下若有所需,想必他很乐意为殿下效力。”

“需要,太需要了!烦请曹大人代为转达本王的心意。”

“好,老夫定为殿下做成此事,还请殿下早做准备,以解京城之危!”

赵构依然不想立刻给予曹辅肯定的答复,便打起了太极“本王立刻通知众人议事,拿个方案出来!”

曹辅和宗泽相顾无言。

所谓的议事,不出赵构所料,成了一场纷争。

这诏书来的多及时啊!汪伯彦和耿南仲这些人将议和当成救命的稻草“属下建议,大元帅把帅府及军队转移到东平(今山东东平),那里远离金兵势力范围,人口众多,适合大军发展。”

而宗泽却和他们的意见不一致,他想要让赵构向南进入澶渊(今河南濮阳),然后把那里当作大本营,近距离威胁金兵,然后渐渐将京城的围困解除掉。

结果,由于汪伯彦、耿南仲等人占了上风,把宗泽气得直喘粗气,赵构原本一直冷眼旁观汪、耿等人的表演,却担心宗泽犯了心脏病啥的那可就郁闷了,便出言和稀泥“议事归议事,诸位不要伤了和气。汪帅所虑,无非是敌军兵多将广,我军难以匹敌,故而避敌锋芒,是吧?”

“是!诚如殿下所言。”汪伯彦点头称是,还不忘瞪上宗泽一眼。

宗泽一拍桌子正欲怼回去,赵构连忙转脸看着他,伸手虚按“宗帅莫要生气,先听本帅说完。”

宗泽这才气呼呼地坐下,犹自瞪着汪伯彦。

“宗帅所虑,自是京城安危,担心京城落入敌手,官家和百姓蒙难,心情可以理解。但金兵有十五万人,我部却仅有一万五千人(募兵一万人,宗泽率两千人,汪伯彦率三千人依附),主动出击实为不智。我看不如这样,宗帅和汪帅分头去招募兵将、收拢残兵,待总兵力达到十万,就出兵,谁招来的人多便由谁领兵,如何?”

汪伯彦的眼珠滴溜溜转了几圈,答道“我没意见。”

宗泽稍稍想了片刻,也同意了赵构的意见。

一场争论就此结束,两人各自去琢磨如何招兵去了。

赵构身子往后微仰,长出了一口气,带领一帮心怀各异的人,真心不容易啊!这才哪对哪儿啊就吵成这样了!

曹辅一直在一旁坐壁上观,直到此时方才出声“殿下这是心有所向啊!”

赵构瞟了他一眼“此话怎讲?”

曹辅笑道“汝霖(宗泽字)长于作战,力主抗金,在义军和百姓中的威望远非汪、耿之流可比,在曹某看来,殿下之意昭然若揭也。”

“嘘~,看透别说透。”赵构伸出手指压在嘴唇上说道。

穿越人士,早知忠奸,当然心有所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