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1 / 5)
在这座下雪的城市里,林子予常常会盼望一场雷鸣交加的大雨。
她不可避免地受着所有亲密关系的苦,早像个被五花大绑的听众。
吴希澄将自己在家庭中的被监控的遭遇毫无巨细地告诉林子予,她无条件地接受所有的负面情绪;搬来与她同住一屋檐下的申文儿逐渐暴露自私的坏习惯,影响着她的睡眠、时间安排,她最终在忍耐的极限与申文儿摊了牌;沈宏旭不甘心与她的闺蜜赵景薇分手,日日夜夜饮酒买醉,却只纠缠林子予,乞求她从中带话,这让林子予莫名其妙成了尴尬的“中间人”;最爱的同学刘杉被同宿舍的另一个同学刘广如当作保姆,不仅要忍受她在宿舍的各种坏毛病、收拾她的垃圾、为她的学习传话、配合她外出留宿、帮助她逃课……还要接受她母亲的各种查岗,林子予不愿刘杉被使唤而直接教训了她。
这一切都让她疲惫不堪,她觉得好像一个垃圾桶,装了好多情绪垃圾。
她开始羡慕森山大道,羡慕那种撇开人际关系的生活。
“‘极端来看,我没有,也不想拥有人际关系。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拥有一个人静静发呆的时间,如此而已。然后,在生鲜超市,便利商店,百元商店那小而安全的购物行为中感受一点微小的喜悦,不多作无谓的思考,孤独而忘情地度日。’我早就想跟森山大道一起迈向另一个国度,去做超市里的货柜整理员、杂货店里的打手、电影院的放映工作人员、游乐园的园长、餐馆厨房里的材料准备员、食品包装流水线工厂的检察员、花店里的插花师、精品店里的礼物包装人员……我只需一个人,找一个只需要做一些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作,无念无想,无欲无求,无痛无感。
我已经隐忍了好久,我甚至已经不想学心理学。每一次案例分析得越精准就越是容易让我掉进情感的漩涡,周而复始、麻木不仁、冷漠至极,只剩下理论数据和问题对策,到最后我都没有爬出自己造的深渊。而当我真的去治疗一个人,全身心去共情,我又渐渐地被淹没了、吞噬了,我成为了人们真正想要依靠的那个假客体,等他成长、学会分离之后,我又开始怀疑什么是自我。
懂得他人的脆弱总让我忽视自己的脆弱。我不想倾听、不想交流、不想引导、不想成为别人的拯救者和英雄。”
她总是很忙,但又忙不完。直到有时间去处理堆积下来的事情,又想要休息一下,她的很多疲惫感其实也来自于虚无,那种逃避责任的虚无,那种看似幸福知足实际连牵挂都没有的虚无,那种对任何事情失去热情和希望的虚无。
熬过大二,她终于给自己一个回家的机会。
好多年了,林子予再见了林楚汉。
林楚汉一直忍住不见她。
“你就别怪我了,你看不见我内心的挣扎,那种想近又不敢的踌躇不决。
林子予应酬着她见过或没见过的远方亲戚,人来人往中她有些落寞。想起林楚汉就住在不远的小区,她的心思早就飘远了,她与这些热闹更加格格不入。
“我就在你家对面,不见我吗?我现在去找你。”林子予已经和曾过分懂事内敛的她不一样,早就对人撒了娇,对林楚汉说。她不想继续呆在窒息的噪音里,动身前就鼓起勇气先对林楚汉说“在你小区大门口,快来接我,害怕。”但其实她是没有底气的,她是猜到一定会被拒绝,这时候对于林楚汉,她一定更像是开玩笑、爱撒娇的小女孩。林楚汉驱逐她,要她去忙活自己的人生,要她去追求那些更高更远更闪耀的人和事。她早就害怕一个人等在街角的灯下,所以在说完后还是决定回家。
林楚汉回复她“我在邻居家,你快给我回家,不准来!”
林子予无奈地苦笑,放下了手机,放空地看着眼前的宾客为欢聚一堂酣畅淋漓。
过了半个小时,林子予的手机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