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魔(4 / 4)

爱因斯坦之类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才。

她已经从母亲处听说了曾经的一些奇怪症状“之前去迪拜的时候,他就说看到屋里有人,不想自己睡一张床,我还以为他做噩梦啊,最后两个人挤一张床睡……他去郊区钓鱼的时候,跟我说每天都会和旁边的老头聊天,说人家很成功了,以前都是和老婆一起来钓鱼,可是老婆去世好几年了,后来发现老头没去了,再问一下钓鱼场的人怎么老头没来,人家都说从来就没那个老头……你都知道啦,其实你爸爸有时候说话难听,他不想的……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他说完就会后悔,一个人躲着难过好久……”

她庆幸,所有家人都对父亲的事情很上心,尤其是林英姑姑——她曾因产后抑郁多次看过心理咨询师,强烈地希望能帮到自己的哥哥。

林芳夫妇和林英夫妇随同林山一家到知名的精神医院复诊开药,林山在接受过几次心理咨询后就拒绝继续进行,同时他也抗拒住院“咨询师说的我都明白,我甚至能用他们的道理去开导自己,我知道她想我说什么,但是有些事情我就是谁都不会说,我自己明白……晓妍不用陪我住院,住在这里,没病都变得有病了……”

林子予同样是反对父亲接受心理咨询,她想着“这什么地方……怎么能就随随便便让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心理咨询……”她太清楚父亲的“心病”——所有的分离都让父亲感到焦虑不安,更别说母亲在他眼里是具有那么大的背叛可能性。

而后的日子里,父亲从没给过任何家人自由的时间、空间,他无法接受有人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和掌控范围,他每隔一个小时就会不安地询问家人们在哪里,他不能接受所有新的方案和处理措施,他要家人们完完全全做着他想的。太矛盾的是,林山从不告诉人自己在想什么,在这个家庭环境下,好像没有不痛苦的人——会察言观色的人令自己痛苦,不会察言观色的人令别人痛苦。

“传统的儒学教育,无不在教我们圣母情怀、菩萨心肠、佛祖心胸……我们回到生活中,通常的情况是为了不伤害他人而被迫学会圆滑或不圆滑的察言观色,作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判断,采取相应恰当或不恰当的行为。其实这些‘察言观色’本质上都不过是让我们把某种“不伤害他人”的行为作为出发点,从而切断沟通的源头——即一种‘我要做什么,想要什么,我一定不会直接告诉你,如果你从我的脸上看不出来、语气里听不出来,那么你绝对有问题’的态度,害了自己也毁了亲密。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大概是因为一切都是从想象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