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已有破超级强敌之策(2 / 3)

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张弘大声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众将齐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众将高喊口号,让张昀深受鼓舞,张昀朗笑说“兄弟们,乱世正是好男儿为国建立功勋之时,我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创建伟大功勋!”

众将齐声说诺。

西域的冬天来得特别早,一阵寒风吹过,第一场雪就悄然而下。

这天早上,张昀骑着马踏雪来到疏勒城外吴忠部营寨看望官兵们。

吴忠率领所部军官站在营寨门口迎接。

张昀看着吴忠,笑说“让你们驻扎在城外,辛苦你们了。”

吴忠肃立大声说“不辛苦。”

张昀替吴忠整理衣襟,抬手用力拍肩膀,大声说“带我看看兄弟们的住宿情况。”

吴忠大声说诺。

吴忠在前,张昀、张弘、徐茂、吴前跟在后面,向一座帐篷走去。

帐篷外,官兵们体起立,大声喊“欢迎主公视察!”

张昀走过去,拍官兵们的肩膀,大声说“兄弟们,你们辛苦了。”

官兵们齐声高喊“为了大汉,不辛苦。”

张昀走进帐篷,看地铺,蹲下身子,掀床垫。

张昀站起来,对徐茂说“两个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一是每座帐篷都必须有炭盆生火。二是必须想办法让官兵们保暖,我们过来时穿得少,这个问题不解决,隆冬来临,官兵们挺不过去。”

徐茂想了想后,说“这样吧!疏勒城中有大量毛皮,都发给官兵们,白天披身上,晚上裹着睡。一人分两张毛皮,应该冻不坏了。至于炭盆,一时没法解决。”

张昀点头说“要安排人赶制大皮袍分发给各屯,让负责站岗巡逻的官兵们穿。”

徐茂点头大声说诺。

张昀走出帐篷,对官兵们说“生活上面的事情,你们有想法可以向参谋处提出来,我们能够解决的一定替你们解决好。假如让你们挨冻,我张昀会过意不去。你们的保暖问题不解决,我搬出疏勒城和你们住一起。”

官兵们感动得热泪盈眶,齐声说“主公,谢谢您!”

张昀敢于这么说,自然有他的底气,张昀是知道疏勒城中有大量毛皮在的啊!他怎么可能真的搬出城来住?

张昀看向葱岭方向,对徐茂说“葱岭山上树木还算茂盛,安排人砍伐些枯枝,供队伍生火取暖。”

徐茂点头说诺。

张昀看望了每一个帐篷里的官兵,此举让官兵们无比感动。

看望了吴忠部后,张昀在吴忠营前面的草原催马跑了跑。

远处东西向锡尔河横亘在那里,锡尔河流入的地方是个盐湖,盐湖周边是很好的牧场,这里已是中亚,并不在现代中国范围,在哪国范围就不说了,相信读者都清楚,为了防止本书出现某些问题,涉及到的现代地名国名有很多只能隐去,敬请谅解。再往东,就是阿赖山,大宛国就在那里。张昀很想与大宛国立即取得联系,但是也许大宛国不想卷入张昀与北匈奴的战争,牧民都远里了这一带。

因为疏勒城的地理位置对北匈奴实在重要,虽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北匈奴大军,但张昀坚信,北匈奴大军马上就会到来。

果然不出张昀所料,就在张昀看望吴忠部的第三天上午,斥侯报告说,东北方向北匈奴有数万大军来到了盐湖地带。

张昀在大厅边通知部将们前来开会,边继续听汇报。

斥侯们说,北匈奴仿佛搬家一样,男女老少用牛马驮或车拉着帐篷物资,绵延几十里路。

骑兵队伍走在前面,一人骑一匹马,还牵一匹。一人两匹马是匈奴骑兵标配,匈奴兵战时是兵,平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