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铺垫(2 / 3)

觉得十分有趣。两人接下来问了不少问题,很多事情阿嬢其实也不清楚,也就是隔壁邻居听到一些风声罢了。

三个人在玻璃屋扯了半天故事,蒲素最后才和阿嬢说自己打算。阿嬢表示既然都到这一步了,那是肯定要去谈的,并且她可以帮忙。蒲素之前就想过了,这事他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谈成,只不过就算自己谈不成,也给中介上了眼药,他们要想顺利收房,必须也要增加成本。所以他不打算让阿嬢豁出老脸和隔壁谈这些,行就行不行就拉倒,以后大家还是好邻居。

然后蒲素让她们在玻璃屋里继续,自己到院子接上皮管子给“人头马”和“莱昂”充冷水澡。之前它们也没傻乎乎的在院子里待着,而是趴在餐厅阴凉的地砖上,除了不能上楼,底下部底盘它们都可以自由活动。

两条狗人来疯,蒲素拿着皮管子冲他们身上浇水,它们就快活的往蒲素身上扑,很快把蒲素浑身也弄的湿透,然后蒲素上楼又换了衣服,这才下来在客厅听着音响,喝着冰镇饮料。

过一会孙莉去井里提出一个西瓜去厨房切了端出来,又上楼喊了婆婆梅芳下来吃西瓜。西瓜是老蒲买的,他先买一个回来,然后觉得味道好,于是叫卖瓜的送来一麻袋,老蒲买东西一贯如此,都是大手笔买便宜的东西。

井下其实还泡着上百个蟋蟀罐子,过几天准备拿出来在太阳下暴晒。陆陆续续晒了又泡好几次了,今年应该这些蟋蟀罐能用了。这些事都是傅雪冬在搞,蒲素不操心。他只是个爱好,毕竟从小一直玩的。而傅雪冬则是痴迷,虽然基础差,但是非常入迷,一些大家写的蟋蟀谱市面上找得到的各个时期的版本都看了不少。

梅芳这个人和谁都和和气气,这辈子蒲素看到她发火吵架的次数很少,而对象只有一个——自己的爸爸老蒲。实际上这种性格就是不管事的性格,难听点就是不负责。什么事情都不管,好在既然这样,别人做什么以及做的怎么样她也自觉不发表态度,总而言之,什么事都是怎么都行,她只要现在有电视剧看就满足了。

别人家做老大的都是顶梁柱,唯独梅芳是她几个兄弟姐妹里什么都不会做的那一个。哦,也不对,最受宠的是蒲素的小舅,也就是梅芳最小的弟弟,之前我在书里提到过。蒲素也不明白,外公家里之前就靠外公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一大家,怎么就养出了自己妈妈这种大小姐的性格。

这种媳妇换到强势的婆婆,婆媳之间一般肯定是要有矛盾的,好在阿嬢最多私下里有些埋怨,面子上从来不说什么。蒲素知道,是因为看到阿嬢有几次流露出不满的神情和不出声的嘟囔。

浦园其实住三代人有些勉强,现在大家住在一起刚刚好,但要是蒲素和孙莉生了孩子就不够住了。好在现在家里没来亲戚,来了亲戚也只能和丈母娘商量让她们住到虹桥路去,否则浦园根本住不开。

大门那里盖的那间简易房,给保姆住还差不多,给自家亲戚住就不像话了,住在那边就像是个门房。傅雪冬也早就不来住了,这人很有自尊心,大概觉得住在这边实在不像样,找了远在沈阳的父母买了一间新村公房,还谈了个女朋友。

老蒲是晚饭前就回来了,和蒲素说着今天外面施工的进度。两人估算了一下,按照这个进度再有最多两天围墙就合拢了。天热影响进度,太阳暴晒都受不了,所以一天真的能干活的时间并不长。那些村民怎么说也是衣食无忧,要是像农民工那样拼命他们是做不到的。

吃过晚饭,又过了一会,蒲素拿着一盒烟去了隔壁院子,先是和国民党团长的小姨太聊了几句,夸她八哥养的好,然后她儿子出来了,蒲素就站在院子里给他递烟聊天。先聊他儿子,那个在东湖宾馆做厨师的小帅哥,然后不着痕迹的把话题转到卖房上。

“听说你们院子要卖房?”蒲素掸了掸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