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一章、朋友(1 / 3)

蒲素这时学会了上网,但并不热衷,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让他投入的环境。身边的朋友都是起码和他差不多大年龄的人,大多数比他要大得多,哪怕是高学历者熟悉电脑操作,也只不过是用来处理工作,和互联网相关的最多是和国外客户收发邮件,注定了不可能在那个年代成为一名网络冲浪者。

所以和孙莉预定了一起上线sn的时间后,他还是不碰电脑,开机了也没啥好玩的,新闻不如看报纸,聊天室已经有了,但几乎全部都是骂人的。语音聊天室几个著名的比如碧聊、uc等等,偶尔他也听过,北方某著名地区特色方言和张妮娜偶尔露出来的家乡话差不多,男男女女能对骂几天几夜,污言秽语不堪入耳,连他这么个糙老爷们都听不下去,而且为了显示自己占了上风,双方都用最快的语速,不重样的犹如机关枪一样无休无止。

战斗激烈到什么程度呢?晚上听了一会觉得无聊,蒲素关了电脑,等第二天打开登录进去还是那两头货还在精神十足的对战,彼此不服输的情况下可以对骂几天几夜。大多数情况下书双方都互相叫嚣,让对方到自己的地盘来,所谓“来信砍”。意思就是来了信不信砍死你……

也有看到对方怂了,自己报地址让对方来找自己的,一般地址都是某网吧。说实话,当时个人电脑用户基本都是高收入和高学历人群,在网络上也大多数比较文明。这种对骂的一般都是网吧用户,哪怕在徐家汇鸿基休闲广场里,桑海人应该还记得那个地方,汇金广场南边虹桥路边,当时边上还有个大宇巴士站点。

鸿基休闲广场以前主要是停车场,当时地方拆了,新的设施没动工。后来搞成开放的休闲餐饮区域,里面有着当时档次最高的网吧“战略高手”。这家网吧里有饮料和廉价点心,会员制,蒲素充值买了张卡,为的是等人在那边耗时间。里面环境很好,有吃有喝,但是一般人会觉得贵,收费貌似十几元一个小时,买卡办会员有折扣,具体多少忘记了。就在这里面蒲素都听到过旁若无人,张妮娜那边口音的一个胖女人污言秽语戴着耳麦骂了几个小时。不过这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了。

骂战升级,离得近的不可避免有真人k,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悲剧。网上逞一时口舌之快招来杀身之祸和牢狱之灾的例子并不少见。不得不说,后来几年蒲素也开车出去和人约过架,约在静安寺门口,他开车过去等了半个小时才知道被放鸽子了。

所以这时候的蒲素还是以传统方式生活着,网络对他来说只是个和孙莉交流的工具,没有其他特殊意义。身边大多数人也都这样,起先是sn和icq的出现,sn还好,icq变成qq后,瞬间就成了最时髦的联系工具,这个时候的网络才真的和大多数人联系在了一起。

公司里音乐和童蕾经常轮流出差,老唐负责盘点库存和生产,陈诚负责联系出货,蒲素自己其实主要就是抓抓汽车销售和联络关系维护客户感情。这时候的他人际圈子已经扩大了不少,只是他还只是保持着和几个老朋友的交往频率。新认识的,最多是有事要谈以及凑巧碰上了才坐到一起。这个时候他无意扩张也不想和乱七八糟的人接触,反而是和关兵,雷军他们在一起感到由衷的放松和开心。

雷军已经如愿以偿进了联邦快递的国内合作公司,在里面做了一个项目老总,美国线路爆仓的一个阶段还帮过蒲素的忙,给了几吨的舱位,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是一个信誉和实力的代表。客户到处委托都飞不了,没舱位,。蒲素这边搞定了,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而别的地方给再多钱也没航班能上,人家当然认定蒲素这边实力了得。

那段时间雷军很是忙碌,约着喝咖啡和吃饭的时间都没,每天很晚到家也是筋疲力竭,表示不愿意出来,第二天还要工作。这到不是他拿架子,确实是有点疲于奔命体力不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