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六章、挑选(2 / 2)

这个说起来蒲素心里是一直嘲笑他的,但是脸上不显,由得他去,反正最终有他自己选的虫垫底,就让他折腾去吧。

蒲素确实是有一点天赋,傅雪冬收来的虫可以说在他师傅宝宝那边就没一条过的了关。而他收的虫,虽然也有走眼的时候,但是二十条虫里起码可以留一条。走眼没办法避免,这边一天要看上千条虫,视觉疲劳之下看什么都差不多,大家有空明年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去花鸟市场选虫,是自己做主看哪个不看哪个。

在山东收虫,只要你坐在那,源源不绝的就有人拿出蟋蟀给你看。当地人懂虫的现在应该也有了,当时农村哪里有人玩这个?最二流的二流子也没不务正业到这个地步。

后来有玩蟋蟀的,其实也是给外来的人带坏了,主要是为了参与赌博。当地人不管蟋蟀好坏,事实上也没那个能力分辨,最多看个头大小,统统拿来给收虫的傻子看,希望能买了去换成钱。既然是去收虫的,看腻了也要看,有时候好一会不开张,没收到可心的蟋蟀,到最后不免会自动放宽条件,低价勉强收几条回去。

当时在那边,几元钱的蟋蟀有,十元二十元的也有,几百的也有,但是上千的就不多了。蒲素花了130元收的一条白虫,在院子里就被看好,几个老法师左看右看。回到桑海斗第一场,对方看了半天表示不斗。人家是场面人,之前斗了三场,蒲素这边完败,而且是200一场的试口场。傅雪冬输急了,把这条白虫捧出来人家看了半个多小时后表示不斗,让他们在他带来的虫里随便选一条交换,或者是两千元买走。不斗,不是人家怕输。而是直接说这是晚路虫,现在太年轻,和他的早秋蟋蟀斗必输。但确实是好虫,应该留到晚秋再打,现在输了是太可惜了。

那年真正意义上,进了场子以后,里外给他们赢了面子和里子的也就这一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