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居心叵测(3 / 4)

怜,被怜悯的。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也罢了,现在还怪人家。

他自己是做错事的,反而去怪人家责罚他的,说的好像他不做错事,皇上就无缘无故责了他一样。

宋子安就懒得听他再絮絮叨叨说那么多,指尖动着,又点了点桌案,把前面的那些话全都给打断了,便也是不想再与宋子安聊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王爷对封平有提携之恩,往日无怨,近日无仇,是这个意思,对吗?”

赵清没有急着给他任何回复,先把宋子安的这番话仔仔细细的品过一回。

他不是个不过脑子的人。

进了刑部大堂,宋子安对他毫不客气,他可不认为宋子安会老实本分的不给他挖坑。

赵清往身后的椅背上靠了过去:“宋大人不如索性问本王,封平有没有什么理由来诬告本王?”

宋子安又大大方方就把他的话接过来承认了:“本官刚才就说王爷是聪慧夙成的人,还真就是这么个意思。”

“宋大人总是这么大大方方的,本王都觉得不太好意思了。”赵清倏尔笑起来,“本王从来没有亏待过封平,对待封平这个奴才,本王能做到问心无愧四个字。

但宋大人如果仅仅因为本王没有亏待过他,他来首告本王,你就要认为他一定没有诬告,那本王认为这刑部尚书的位置,宋大人不配稳坐。”

宋子安听闻此言倒也不生气:“本官只是例行询问,并没有认为王爷不亏待他,他就一定不会诬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若有人狼子野心,以重金或重利诱之,似封平这样的身份以及在王爷身边的地位来说,他出面首告,其实于外人眼中,更有信服力。

这点子浅显的道理,就算本官不是干刑名出身,也是懂得,难不成没干过刑名,半路出家,就连脑子也没有了吗?”

“宋大人如果这么说,那你就是有脑子的。”

赵清话音落下,肩膀抖了两抖:“那咱们都说了这么半天话了,总能给本王松绑了吧?”

从在安王府动起手到现在,其实也过去好久,估计赵清的手早就麻木没有什么知觉了。

宋子安为难也为难过他了,就是立威也立过了,再折腾人家的确有点过分。

他也没再叫主簿或是师爷去动手,反而是站起身来,背着手缓步下了高台,亲自上前去,给赵清松了绑。

赵清手臂的确是麻木了的,松绑之后他甚至都有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宋子安见状无奈,只能帮他揉着胳膊,缓和着那股劲儿。

过了好半晌,赵清道了声谢,稍稍侧身,挪了下,就避开了宋子安那只手。

继续阅读!

宋子安看着手心空空,撇了撇嘴。

他长这么大也没伺候过几个人,赵清还怪不乐意,像是吃了天大的亏似的。

他也不多说什么,转过身来上了台阶去。

等到他再重新坐下来,下意识就去拿案上放着一直没有动的惊堂木,等指尖触碰到黑漆四方的木块儿,触感陌生,他才又默默地收回手来,到底没有拍响:“那王爷现在总可以说说看了吧?”

赵清眉头皱起来:“本王还是没有明白,宋大人究竟想让本王跟你说什么呢?说封平为什么诬告?说本王从来就没有和福建勾结?说本王和闫达明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吗?”

“可是据本官所知,王爷在京城的十几年间,也就是国公府还在的时候——早些年间闫达明还是会回京述职的,他逢年过节回京城来,会在京城和旧友小聚,通常他会在京中带上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远的不说,至少过去十年时间,他每每回京,到肃国公府赴宴,或是宴请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