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昭然若揭(2 / 3)
报人的举报意图,才好对症下药。但是如果找不到举报人,万一举报人再抓住问题不丢,到那时谁也保不住他了。别看平时胡三元嘴上挺坚硬,一但遇到问题他的内心却非常恐惧。他知道:尽管有高书记,还有他们一帮把兄弟,一但事情闹大了,谁也不敢出面保他。
这事他只能一个人硬抗。既不能跟老婆商量,女人么毕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也不能跟他们那伙仁兄把弟去商量,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人多嘴杂,知情人越少越好。
现在只有靠自己的智慧,尽快找出这个举报人,并且还得把他给安抚下来。
可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举报我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胡三元的脑子里开始放电影。
是不是出于妒忌,为了打压竞争对手而举报的呢?目前还没到提拔任命干部的时候,我也没有被提拔重用的机会,所以首先应该排除岗位竞争对手的可能性。
自从参加工作就除仙山镇的时间最长。在仙山镇的时候,万国忠是他胡三元参加工作以来,第一个有过过节的人。现在想来,也是当年自己年轻气盛处理问题不知给领导留情面,不该当面顶撞万国忠。可是经过后来的感情修复,人家也是县级领导了,并且还成为一个战壕的亲密战友。因此万国忠的举报嫌疑也完可以排除。
在招商局的时候,胡三元认为还没有跟他过不去的人。工作上出现的问题,组织上已经作了处理,并把他调离了招商局。再说他们也没有机会掌握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中具体细节,因此也不应在怀疑之列。
各镇街虽然在工程管理方面与自己存在一些意见分歧,但是最后他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没有参与,对项目的实施结果并不了解,所以也不具备举报的条件。
那么承包商呢,承包商虽然对个别事项知情,但是因为他们也是有效利益获得者,所以他们也是不会冒然举报的。
胡三元思来想去,根据举报内容分析,也只有农业开发办的人嫌疑最大。
农业开展办总共就十二个人,除去自己还有十一个人。首先,肖芳不会举报他,严威不会举报他,因为他俩与他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其次,一些不知内情的人因为不具备举报的条件,所以也可以排除掉。那么能够知情的人也就仅限于领导班子成员之间了。胡三元按照可凝程度,一个一个往后分析。
王志强,此人为人正派,但是处事谨慎,谨小慎微。遇到事情总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对农业开展项目了解的最多,但是像这种举报别人的事情,他是不会出头的。
郑玉,从平时的工作来看,此人内心平静,不张不扬,不争名利,你安排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决不讨价还价,是单位里公认的老黄牛,他的可能性也不大。
许丽呢,胡三元曾经要吃她的豆腐,被她断然拒绝。是否因此心生记恨,虽未曾可知,但也没必要下此狠手吧。应该说也有举报嫌疑,但可能性不大。
耿实,名副其实。平时为人直爽,心直口快,一不顺眼就牢骚满腹。在山丘找水打井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上,多次提出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在最后的验收签字环节,他还对许多问题表示质疑。思前想后,胡三元觉得,只有耿实的嫌疑最大。
可他为什么要举报我,出于什么目的呢?想报复我?我与他前世无仇,后世无怨,没有报复的理由。出于反腐倡廉、嫉恶如仇?倒是有这可能,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上来看,耿实都属于廉洁自律、作风正派的,从不沾公家一分钱的便宜。如果是这样,那问题可就严重了。胡三元顿时被吓出一身的冷汗。
于是他认为必须尽快找耿实谈谈。
如果真的是他,我就求他放我一码,为了我老婆孩子千万别再举报我了。可如果他不承认,或者根本不是他,那让我们今后还怎么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