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的阴谋(二)(3 / 7)
霸道一点,大行王朝豁出去换一个皇帝,有年长储君的情况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就算这位皇帝自己不愿意,朝臣内阁各方宗室也会逼得他愿意,年长而有能为的储君也会想法设法让他愿意。就算他不愿意,又特别的有本事,那么他的儿子,他的孙子,总有一个姓景的得被迫愿意。
可如果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掌门弟子,而是一个特别有威望,特别被看重的弟子。那就可能会犯了昆仑弟子们的众怒,冒犯了昆仑的大派威严,迎来一场严酷的抱负。但一场战争过后,仍是有可能佳人别抱的。比如仙灵若肯为大行出头,大行只要拿得出足够的好处,签得下足够丧权辱国的条约,昆仑只是死了一个弟子,也不可能真的一定要大行亡国才作罢。
但如果邢铭,是花绍棠心中属意的掌门继任者……
干掉他,就等于动摇了昆仑的根本。
迎来的必将是一场灭国之战,所有与昆仑势力相当门派也都会冷眼旁观。
没人救得了大行。
其中差别,就好比谋刺异国百姓,与谋刺一国太子。
大行王朝虽然是凡人国度,但事涉权力更迭,人情政治,本来就没有太大的差别,大行的皇帝们懂得。因为懂得,所以不敢。
待到七十年前,白允浪过昆仑掌门试炼不成,躲出山门半年未归,被昆仑除名。邢铭登上战部首座之位,被公开正名的时候。当时的景氏皇帝,差不多就已经放弃了,除掉这国朝祸根的计划……
然而百年大计,鬼阵将成,哪里是说停下就能停得下?
当时在位的皇帝,正是今上的祖父。听闻邢铭继任昆仑战部首座之后,不到半年,就在悲愤和失望中,郁郁而逝了。
造化,实在弄人。
天道没给大行亿万黎民,数十代执政者,留下半点活路。
直到五十年后,梁仲白的出现,终于给一切带来了转机。
让当时还一个半大孩子的太子景中寰看到了,让当时本有机会入阁登极人臣的工部尚书,也让当时就已经垂垂老矣等着告老还乡的老太师,看到了大行王朝面对昆仑的灭国之战,仍能一战,守护住一方疆土的可能……
命运的天枰,似乎终于开始向着大行王朝倾斜了。
最强大的邻国天羽,因为随着蓬莱造反而国立衰微,山河破碎。百里欢歌携多宝阁入世,驻足大行带来的很多技术,终于弥补上了那张伟大图景的最后一块短板。
大行王朝时隔五百年,终于成了天道最爱的那个崽,一步步被推到了一个,敢于肖想改变时代的那个地位。
待到景家年轻的小皇帝私下集会,祭出雷霆手段不驯者皆杀,三日之内铲除了朝堂中二品以上,所有不同声音的时候。
庞老太师就知道,揭骰的时候到了。
他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拦不住世事的洪流,也拦不住整个朝堂中的人心所向。
何况庞太师也没想拦。不破不立,大行王朝一日甩不掉邢铭的阴影,一日就不会有盛世到来。
更何况,那五百年前就已经布下大阵的琼州,如今已经彻底成了一座鬼城,代价都已经付出去了。焉能回头?
只是人老了,就难免心软,不忍心亲眼看着生灵涂炭。
如果他二十年前梁仲白出现的时候就死了,或者十年前多宝阁主驾临盛京的时候就闭了眼,心里可能还会安生得多。
如今他能做的,不过是帮这些年轻人再稳一稳,多稳一稳,免得代价付出去了,却没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老太师颤巍巍地挪了挪屁股,对着龙椅的方向点了点头。
他其实已经看不清皇帝的脸了。
应该说从当年景中寰登基的时候起,老太师就已经看不清人脸了。
但是他认不认得皇帝的长相,并不重要。上朝的时候,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