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章节(2 / 3)

好像在哪里听过。”

(二)

一个月后,高太后把我唤到跟前,屏退了左右“你的机会来了,南书房要添一个在皇上跟前伺候笔墨的宫婢,哀家推荐了你,皇上已应允了,这可是多少人梦想不到的好福气。”

我赶紧屈膝“多谢太后提拔。”

高太后拉住了我的手,一脸笑意“这是你应得的,自从你到我身边,哀家就看出来,论模样、论才情,只有你将来才可给皇上使唤。那天哀家叫你唱歌,可不是一举得中么?”

我笑了笑“奴婢只领太后的恩典,都记在心里。”

高太后突然收敛了笑容,盯着我的眼睛,目光炯炯“哀家的恩典,你当然要记在心里。哀家为什么要让你去服侍皇上,你自然也明白,你可不要自以为捡了高枝,从此就忘了旧主人。”

我当然明白,先帝无子,当年由太皇太后做主,过继了她最喜欢的信王之子立为储君,所以皇上是太皇太后的亲孙子,却并不是太后的亲儿子。皇上登基以来,立主变法,任用维新派,罢黜了一大批旧臣,连太后的娘家势力也大受打击,她心中的不满和忿恨早已非一日两日。她要我去皇上跟前服侍,无非是为了安置个眼线,以做监视之意。

“奴婢不敢”我赶紧跪下了“奴婢是太后的人,万死不敢有背叛的念头。”

“你知道就好”高太后盯了我半晌,脸色缓和了许多,她又笑了“你起来吧,只要你一直乖乖听话,哀家绝不会亏待了你。”

我进了南书房,晋升采女,算是宫女之中最高一级。

皇上几乎每日都会过来,清早读书、午睡后开始批阅奏折、或是召集重臣议事。偶尔他会在傍晚早早离开,但更多的时候他在灯下做到深夜,直至月上中天。

我在皇上读书、批阅奏折的时候侍立一旁,为他点灯、剪烛、取书、奉茶、磨墨、添香,无论他每日离开得或早或晚,都很少和我说话,他只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好像根本就没注意到旁边有我这个人的存在。

我也默默做着我该做的一切事,无需他的过多吩咐。我是伺候过太皇太后、皇太后的人,在主子面前这点眼力劲是有的。

日子就这样波澜不惊过去了半年。

有一天夜里,皇上在看完一份奏折后突然愤怒得拍案而起,抓起来三两下就撕为碎片,用力扔在了地上。撕完,他似乎还不解气,铁青着一张脸、背着手在书房里走来走去,胸膛不断起伏。

我从没见过皇上有这样激动的时候,心中暗暗吃惊,待他心气稍平回到书桌前坐下,我才敢走过去,捡起了地上的碎片。

“不许捡!”皇上呵斥了一声,但他随后又带着恼恨说了一句“把这些废纸扔出去!”

我低着头,蹲在地上“奴婢不敢,因为这些并不是废纸,是大臣的奏章。”

皇上的语声很冰冷“言而不实的奏章,就如同废纸,你竟敢违抗朕的命令?”

我捧着破碎的奏章慢慢站起身来“奴婢不敢违抗皇上的命令,但更不敢看着皇上有违祖宗成法,而不出言提醒。”

“祖宗成法?”皇上哼了一声“朕实施变法,锐意革新,岂是个受制于祖宗成法之人?你这个说法岂非可笑?”

我笑了笑“是,皇上一心进取,不拘一格,但祖宗成法也有不可动摇之处。”

皇上思虑了片刻,盯着我的脸“那你倒说说看,有何不可动摇之处?”

“是”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在皇上面前说话,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我尽量让语声很平静“我朝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就立下祖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五朝先帝均严守此训。正是因为我朝奉行尊重文人儒士、广纳人才的立国之本,才有百余年来的繁华平安。”

“这份奏章,是士大夫呈上的,就算是言而不实,皇上也当谨奉太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