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李世民的期望(1更)(2 / 3)
李世民心中暗疼道,一股博大的同情心瞬间升起,强行坚持住悲恸,继续听李逸把故事讲下去。
讲着讲着,李逸已经将这个故事,逐渐讲到了临近尾声。
“第二天,人们在墙角里,发现了死去的小女孩儿。她静静的躺在那里,嘴边还带着一丝微笑,好像正在做着美梦。”
“人们叹息着,可谁也不知道,现在的小女孩儿,她有多么幸福啊!”
终于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讲完,李逸突然发觉,他眼角不知何时,已经变得有些湿润起来,伸手轻轻地擦了擦。
而后,李逸便老实地坐在原地,微微低头不语,留给李世民一个单独空间。
听罢故事过后的李世民,深叹了一口粗气,同样也感觉眼角湿润地轻擦了两下,他也听明白了这个悲惨故事的寓意,心中越发变得无比自责。
“李伯安。”沉吟了良久,李世民忽然抬眉起来,面色凝重地盯着李逸,出声问道,“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可是取自于我大唐国的真实事迹?”
他没日没夜的熬夜、力批阅奏折、听取大臣的意见、事事关心黎明百姓的生活,一心为了天下百姓着想,就是想要用他手中的权利,来构造一个宏图的盛唐大世,让天下百姓不再受苦受难。
倘若李逸这个故事,乃是取自大唐国的真实事迹,李世民的心头,不知会难过成什么样。
“微臣并没有,圣上。”瞧见李世民面色严峻,且又带着一阵自责,李逸轻轻摇头否决,李世民内心的自责之心,这才有所稍泄。
心头想到李世民,此时此刻还是难得的明君,李逸就势郑重地拱手一礼,继续说道“圣上,纵然我大唐国的百姓,如今在圣上的圣明治理下,变得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但难免会有一些其他阻力,会阻挡圣上心中的宏图大志。”
“微臣心中倒是有一计,但微臣就是不知道……该不该冒犯龙颜,将之道来。”李逸躬着身、微低着头,保持着谦卑的姿态。
李世民见李逸此举,不由摇头一笑,笑声骂道“李伯安,你个混小子,少在朕的面前拍马屁卖乖,你心中有何话只管道来便是,朕先赦你无罪便是!”
“多谢圣上。”见想说的话被李世民识破,李逸笑了笑,便直言不讳地讲道,“圣上,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微臣心中想着,既然「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与那些阻拦圣上施展宏图抱负的小人类似,微臣提议,不如将此故事与「丑小鸭与白天鹅」的故事,纷纷编撰成书,在除夕前一夜,便将此书赠送与天下百姓。”
李世民闻听李逸此言,心头不由微微一愣,不免诧异吃惊地多看了李逸一眼。
他没想到,李伯安这混小子心中的想法,竟然与他不谋而合。
特别是李逸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一句,再加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寓言故事,如果用来对付那些盘根错节的氏族大家,简直就是一枚锋利无比的利器!
而且是杀人不用刀,斩敌不见血的那种!
瞧着李逸一脸郑重、诚恳之样,李世民再次对李逸高看了几分,心中对于「李逸抢走他的贴心小棉袄」的醋意,也淡淡然地少了许多。
“既然你有此心意,那好,李伯安。”李世民郑重其事地盯着李逸,豁然出声道,“朕现在就便命你为秘书丞,主撰此二者故事,并将之编撰成册,于两日时间之内,将此册交到朕的手中,你可否能够做到?”
听闻李世民这道吩咐,李逸立即回神,再次恭敬行了一礼,但面色却是有些为难地道“圣上,微臣若是自己编撰,倒是有十足的把握,可微臣只怕自己身份卑微,会辜负了圣上所托。”
李逸心中知道,唐国掌经籍图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