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太皇太后崩(3 / 4)
住在这寿康宫的人啊,还是哀家。记得那是皇儿四十五岁那年,一个小太监向哀家呈上了一小盒鸦片,从此便上了瘾。那时候我大清处处在销烟禁烟,可皇儿非但没有指责哀家,还命宫中宫女太监不要传出禁烟的消息,让哀家安安心心的吸食鸦片。皇儿一向节俭,他的皇后,他的后宫也无一不节衣缩食。可是这寿康宫里的所需,却分毫没有缺少。皇儿并非哀家亲生,但自他八岁起,便送到哀家这里教养。哀家虽然只比皇儿大六岁,但是却视皇儿为亲生骨肉。皇儿比哀家去得早,也唯有这股子鸦片的味道,才能让哀家时常怀念起皇儿啊。”
太皇太后娓娓道来,早已潸然泪下。我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纵使她吸食鸦片,可是这阖宫上下,又有谁能够奈何她分毫?况且太皇太后道出了对先帝的怀念和追悼。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太皇太后拉起我的手,说“如妃和你,虽与哀家算不上亲族,但到底是同出钮祜禄一脉。纵然当年华妃和如妃诸多挑衅,哀家也仅仅是杀了华妃,却晋了如妃皇贵太妃的位份。而你,哀家做了四年的皇贵妃才册立为帝后。所以哀家想让詝儿一即位,便立你为后。”
“皇祖母疼爱奴才,奴才受之有愧,无以为报。”我用右手握住她的左手,把她凌乱的白发拨到了耳后。而太皇太后看了看玉嫔,说“你先去主殿等候,哀家与皇后说几句体己的话。”
我朝着玉嫔摆了摆手,示意她出去。太皇太后从枕头下掏出一份诏书,交给了我“这是哀家的一道懿旨。有了它,两宫皇贵太妃便不敢造次。哀家自知所剩时日不多,不能再帮你照看后宫了。殊不知那两个儿媳妇在哀家百年以后又会生出什么事端来。如若她们真的德行有亏,你只需拿出此懿旨,便可将其二人正法。哀家累了,也是时候去见嘉庆帝和孝全成皇后了。”
“孝全成皇后?太皇太后何以提及此人?”
“说到底,是哀家对不起她,对不起詝儿啊。”太皇太后长叹一口气,眼神浑浊的望着天花板。“当年,全皇后一力支持禁烟。皇儿仁孝,虽然对全后宠爱有加,却也站在了哀家这边。全后因为禁烟一事处处与哀家作对,所以一气之下,哀家命令内务府的陈光神不知鬼不觉的处死了全后。”太皇太后说着,咳嗽了几声。
我忽然明白为何当年光爷一力推荐我入宫,并且诸多协助的原因了。原来他一早就知道,太皇太后定会在所进秀女之中帮助与她同出一族的钮祜禄氏。而他杀死先帝的皇后,奕詝的皇额娘。这件事一旦在太皇太后殁了以后败露,也只有依附于我,才有可能保他一条性命。
“皇祖母无须自责。我大清的女子,侍奉公婆乃是天经地义之事。皇额娘忤逆,您惩处她也在情理之中。”此时,无论熟是谁非,面对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我也仅能投其所好,说些好听的话,让她心里舒坦些了。
“皇后啊,说到底,我们追本溯源,都是同宗,都是一个祖先。无论五福之内有没有亲族血缘,都要记得提携钮祜禄氏一脉。哀家的时间不多了,光复钮祜禄氏的担子,就交给你了。哀家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哀家这一辈子,做皇太后的日子是最幸福的时光,嘉庆帝并不宠爱哀家,也只有皇儿一直侍奉哀家,十分孝顺。记得皇儿五十四岁那年,还亲自穿上戏装,登台出演“二十四孝”中的“莱子娱亲”一幕,表演给哀家看。哀家想一生一世铭记这段时光。哀家不想做太皇太后。他日史书工笔,还望皇后能让詝儿为哀家抹去这一笔。咸丰朝,哀家的灵魂来过,便已足够。”太皇太后说着,另一只拿着烟袋的手想也抬起来握着我,却只听“咣当”一声,烟杆清脆的摔落在地上,太皇太后的手摔在床边,安静的闭上了眼睛。
我静静地把她服躺在凤床之上,盖好被子。转过身走到大殿。玉嫔见到我目光凝重,又斜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