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你我皆是烈阳(2 / 2)
大川多的去了,为何祖师爷要将这圣山选在这远离中土的边塞之地?”
“因为他知道,只有圣山坐落于此,天下英杰才会闻风而至,才会有无数修为高深的门徒聚集于此,才能震慑宵小!才能保护这一郡的百姓繁衍生息,千载无恙!也只有这样,他才对其当年落难时,星辰的召唤!”
“而我们历代的先祖,都将祖师爷的教诲铭记于心,哪怕是四十年前,我阳山战直武君折戟,神河不出,也未曾有过动摇!”
“这……”
“这才有了如今,应水郡口口相传的歌谣,这才有了那句,咱有阳山烈阳高!”
“这四十年,阳山过得确实很不如人意,以至于我与几位院长都只想着中兴阳山,却忘了阳山到底是为何存在。”
“如今圣山虽塌,但阳山未倒。幽云大军又至,在我应水郡外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我闻幽云贼心不死,近日在边境屯兵数十万,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力。应水郡守军寥寥十余万,应水郡危如累卵。朝廷援军迟迟不至,大战一触即发。”
“我杨通虽为阳山劣徒,但不敢忘先辈之志,故而斗胆,将阳山绝学龙象混元刻于这石碑之上,任尔学之!”
“在场诸君大可将此事告知天下,我阳山别无他求,只求学得此法之人,若是感念此恩,勿以此法为恶,若是再心存大义,能与我这残烛之躯,共赴国难!同守北关!”
“阳山虽塌!但诸君在世皆是烈阳!皆是凡间星辰!照耀北境!”
那些在阳山崩塌之后还愿意留在阳山的弟子大都是些热血之辈,听到杨通这番话,不仅解开了心头的疑惑,更是心中热血翻涌。
一时间众人纷纷举起了拳头高深应和道:“共赴国难,同守北关!”
而周遭那些百姓,也被这气氛所调动,更是开始高喝道,声音在这大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