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无可奈何(2 / 4)

·

窑院内传来粗嗓门的吵闹声,这么大的动静打破了屋内的沉寂。

郑春花坐在窑房里和婆婆正在捻棉花,她听到屋外传来的脏话声,心突然悬了起来,匆匆下床跑出门。

郑春花看到丈夫贺丰南站在窑院门口,正在和同村的蔡阿勇激烈地说事。

郑春花笑问:“哟,放明火放到别人家门口来了。”

“春花嫂,我就路上遇到阿南哥,聊几句。没别的事,春花嫂你继续里面坐。”蔡阿勇嘿笑。

瞧蔡阿勇这一副样子,郑春花松了口气,好气问:“没事?那怎么搞得这么大得动静。不如说说看吧,到底怎么回事!”

这一问,一肚子的火气又从蔡阿勇的嘴里爆出:“嘿,还不是那几个野蛮的回民!”

当然他气愤也是正常的,蔡阿勇平时都在买卖牲畜的市场干活,多会遇上回民。前阵子这片地区的汉民和回民又发生了矛盾,双方准备发动械斗,他就是参与其中的一份子。

郑春花一听到“回民”,心头一紧。马上拦住蔡阿勇,话锋转向:“哦?阿勇你没事先回去吧。”说着又用偷偷用锐利的眼神警告丈夫。

蔡阿勇今天本来是想拉上贺丰南一起准备与回民械斗。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郑春花说话又是了得,没几下就把蔡阿勇劝退了。

“咣当”一声,郑春花重重地把窑院门关上,双手紧握成拳头:“阿南,以后少管这种闲事。”

“又来了,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不会的。”贺丰南笑呵呵地说。

郑春花气不过,上前一把硬扯过丈夫贺丰南的手:“你还装傻,回民和咱们汉民家不一样,你忘记他们野蛮起来都是怎么把铲村的吗?”

“他今天找你干什么事?是不是我说的,又要械斗了?”她又问。

贺丰南不说话,郑春花见状,证实了她心中的想法。神色凝重地说:“去参加械斗会死多少人,你知道吗?现在家里太太平平比什么都好!”

郑春花一边说着,一边拉着

上坡窑房里的几人静静地观察着窑院里的一举一动。

黎吉凯这时候说道:“在这一片地区,回汉之间经常因为各种矛盾发生械斗。”

“结果呢?”林清音问。

“结果常常是汉民吃亏。”

“回民怎么如此厉害?”林清音问。

“据说回民常习武,手狠心齐,不抽大烟,多做小买卖,他们有些人也比汉家人富裕。

在几十年前,回民趁清军南下镇压太平军西北空虚的机会,发起了一场对汉族的仇杀。维持了十多年,波及三秦、陇原、宁夏、西海和西域等地区。最后被左宗棠和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口损失高达千万。造成汉族聚居的村落及城镇出现十室九空的惨状。”

“吉凯,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寇霄然问他。

黎吉凯说:“我家住在靠更加西北的山上,过去听族里的长辈说过这件事情。械斗的开始阶段,是各方聚集武装,摧毁对方的村庄,互相残杀,抢掠妇女财物,放火烧屋,这就是‘铲村’。

寇霄然说:“械斗后被害的一方再聚集力量进行报复。造成死的死,逃的逃,田园荒废,村落丘墟,人民流离失所。我想这也正是郑春花不想让丈夫参与到这件事情的原因。”

黎吉凯冲他点了点头。

“吉凯,你不是汉民吧?”木一连看着黎吉凯一身的异族打扮,她其实很早就想问这个问题。

“是的,尔玛羌人。是云朵上的民族。”黎吉凯对木一连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人念了一首诗。

突然觉得人无缘无故地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推了一下,又好像脚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