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出手国际互联网(3 / 5)
,免息的银行贷款等等。
他们只有两个要求
第一,必须是外资投资建设,港币美元都可以。
第二,场地建设必须够大,够规模。
周洪宇觉得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特别可爱,他们把周洪宇想要的条件都摆到台面上来了,任君挑选。
这个面子他必须给啊!
按照中国的地域和城市人口的规划,周洪宇决定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个地方进行试点规划。
他把马特从广州调了回来后,就让他负责这方面的协调工作。
至于园区建设方面,都交给了春露集团,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要说周洪宇下面所有人,谁的工作效率最高,可能大家都会选择陈松。
但是出乎周洪宇的预料,在办事效率方面,郭林绝对是第一等的人才。
郭林自从坐上新四方教育的总经理后。
第一天他就跑各相关政府单位,把所有的营业证件都拿了下来,这速度把所有人都吓着了。
周洪宇原本还估计最少要几个月时间才可以把批复证件拿下来,毕竟这是关系到学生教育方面的事情,不得马虎。
学校选址都挨近名牌中学的附近,北京六所,上海八所。
面积相对来说都比较大,最小的都有2000平米。
房子是陈松等人联系购买的,都是在商业区的二层或者三层。
现在这个时期的商业街铺一楼是黄金地段。
二楼以上基本上都是空置或者利用率不高,所以在价钱方面很接近住宅楼的价格,这是捡了很大的漏。
陈氏父子,血脉里流淌的就是地产商的基因。
他们目光敏锐地发现了这点,安居公司开始将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收购商业街二,三楼上。
这样的话,出租的租金将更高,以后的升值回报率,会更加的惊人。
郭林在北京,上海各大高校找到愿意兼职或全职的外国留学生,统一放到新东方进行教师培训。
这些人中英文都能比较好的掌握,最关键的是价钱便宜。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英语系国家,基本上是全职,他们就算回到自己祖国,条件也比在中国差很多,干脆就留在中国打工。
现在,上海和北京的公交车车厢外,许多都印着“新四方中学英语培训教育”的广告用语和清一色的国外人种,以及各大名校的lo。
一夜之间,这所学校名字就在两个城市当中爆火了。
学校的硬件环境,也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
多媒体教学系统,空调,甚至是空气净化器都有准备。
这让很多家长都趋之若鹜。
“望子成龙”,在中国各个王朝历史中,都是普通老百姓永恒不变的话题之一。
如今更甚,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让自己的儿女在更好的环境当中不断学习进步,是每个父母共同的理想。
由于学校是采用了课时制,所以在招生人数上有很大的弹性。
14所学校,总共招生5万8千多人,营业收入将近达到6000万。尽管这是一个学期的收入,但还是把于敏洪吓得半死。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
这句话,将伴着于敏洪走完剩下的人生。
一个刚出道的郭林,就将它碾压至死,何况周洪宇?
新东方如今想要快速扩张,都不得不借助“新四方”这块金字招牌。
可悲!可笑!可叹!
于敏洪虽然没有再被周洪宇打击了,但是现在却被“新四方”万倍暴击得无以复加。
郭林懒得理会此时的于敏洪。
他要抓紧时间,利用赚取的这些学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